加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信貸投放,政銀企“幾家抬”降低外貿企業成本—— “融資不再愁,我們敢接訂單了” 今年1-4月,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7.9%,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同比增加4.7%。在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的形勢下,外貿進出口仍然保持增長,充分體現了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 但是,受疫情影響,部分中小微外貿企業生產經營出現階段性困難。5月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信貸投放,推動外貿保穩提質,助力穩經濟穩產業鏈供應鏈。 助中小微外貿企業穩訂單、拓市場,金融正全面發力。 著力化解供應鏈資金難題 以中小微為主的民營企業一直是外貿的“主力軍”。今年前4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6.1萬億元,增長11%,占我國外貿總值的48.5%,比去年同期提升1.4個百分點,表現出較強的抗壓能力。 然而,困難挑戰也著實不少。采訪中,記者聽到不少中小微外貿企業發出這樣的聲音:“倉庫3層貨架已經壘到最頂端,4月份的出貨量只有平時的一半”“訂單排到了8月,但因為疫情影響,員工到崗率不高,產能一直提不上去”……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介紹,從目前反映情況看,部分外貿企業受疫情影響,面臨生產經營受阻、物流運輸不暢等階段性問題。同時,原材料成本上漲、跨境海運不暢、供應鏈瓶頸等問題尚未根本緩解,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仍存在較大經營壓力。 資金對中小微外貿企業運行至關重要。主營叉車出口的新牛頓總經理仇一波告訴本報記者:“受疫情影響,公司不少客戶也出現了資金問題,客戶選擇賒賬、信用證等付款方式。另一端,公司的部分供應商也因疫情影響了到崗率,生產速度有所下降,同樣面臨資金問題。為了獲得訂單,我們需要自行墊資購進原材料,資金壓力前所未有。” 遨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主營跨境電商業務。該公司負責人說,今年以來海外訂單激增,本應感到高興。但是,供應鏈上游采購、海上運輸、境外銷售等多個環節出現了成本上漲,尤其是上游供應商急需資金購買原材料,面臨融資困難,直接傳導至外貿企業,難以完成訂單。 針對外貿供應鏈資金難題,金融機構正積極化解。 中國進出口銀行結合行內現有普惠產品特色和金融科技力量,設計了專項外貿“保理E貸”與流動資金貸款相結合的“電商貸”金融服務方案,幫助企業解決資金閉環管理困難、跨境電商鏈條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傳統流程手續煩瑣等問題。目前,遨森電商已有4家具有穩定合作關系、經營實績較好的小微供應商獲得“電商貸”,貸款金額合計3000萬元。 建設銀行首創大數據普惠金融“跨境快貸”系列產品,為小微企業提供全線上、純信用、低利率的貿易融資支持。截至今年一季度,“跨境快貸”系列產品已累計為1萬余家小微外貿企業提供信貸資金超200億元。 諾唯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產品的企業,近期由于海外訂單顯著增長,公司亟需加強對海外子公司賬戶監控力度,提高海外資金周轉效率。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了解到該企業這一需求后,協助企業海外公司完成在海外分行開戶,并為企業上線集團網銀及開通“全球視通”產品功能,助力企業實現海外賬戶分層可視化管理,提高了企業資金運營效率和匯率管理水平。 銀行信貸投放不斷加大 為幫扶外貿企業應對困難挑戰,5月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信貸投放,支持銀行對暫時受困的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梳理一批亟需資金的予以重點支持。擴大出口信保短期險規模,縮短賠付時間。增加信保保單融資。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主動對接企業需求,銀行信貸投放正不斷加大—— 今年以來,中國銀行持續加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支持力度,對中小微內外貿企業融資投放增速不低于中國銀行整體信貸投放增速,通過升級“中銀企E貸·外貿貸”,提升中小微外貿企業融資服務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 針對上海疫情防控嚴峻復雜形勢,中國進出口銀行上海分行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向上海農商銀行成功發放第一批近2億元小微外貿企業風險共擔轉貸款,有效支持上海市50余家有進出口實績的普惠型小微外貿企業,實現了政策性批發資金向受疫情影響的外貿小微企業的精準滴灌。 此外,采訪中,多家銀行表示將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合作,持續增加信保保單融資規模,提升中小微外貿企業融資可獲得性。 上海連彩化工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精于有機顏料的化工外貿企業,受疫情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被打斷,出口貨物難以發貨,急需資金支付供應商貨款和員工工資。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客戶經理周奔了解到該企業在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投保過小微出口信保保單,于是指導企業通過線上方式申請“跨境快貸—信保貸”。“77萬元的貸款當天申請當天批復,很快就入賬了,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現在企業運轉一切正常!”上海連彩化工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陳鐵山告訴記者。 全國各地紛紛亮實招,加大政策扶持—— 山東出臺32條穩外貿政策措施,創新推出“齊魯進口貸”政策,優化“魯貿貸”運行機制,助力企業有效應對匯率波動、融資難等問題。 浙江省出臺一系列穩進提質政策,包括新增穩外貿專項資金,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作用,支持小微外貿企業。 廣東省推動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政策擴面、提質、增效,指導銀行為優質外貿企業實施更加便利的貿易收支措施。大力推廣跨境金融服務平臺,鼓勵銀行通過出口應收賬款融資、出口信保保單融資、企業跨境信用信息授權查證等應用場景,精準服務中小微外貿企業貿易融資。 “外貿發展挑戰與機遇并存。”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當前,中國外貿產業基礎雄厚,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的持續發力和廣大外貿市場主體的主動作為將助力進出口保穩提質。 創新金融服務穩外貿 穩外貿是穩增長的重要支撐。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第一大貿易國的地位來之不易。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穩外貿有助于提升中國在國際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不僅是信貸投放,今年以來,保險、外匯等金融穩外貿措施密集推出,聚焦中小微外貿企業—— 創新產品和服務,精準滴灌中小微企業。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鼓勵引導銀行機構結合外貿企業需求創新保單融資等產品,重點緩解中小微外貿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發揮各類金融機構作用,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開展產品服務創新,按照市場化原則進一步加大對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外貿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2月,商務部、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發布關于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工作通知,將出口信用保險作為穩外貿工作有力抓手,通過跨周期調節支持外貿穩定發展。同時,鼓勵地方探索實施“再貸款+保單融資”等。 優化外匯服務,為中小微企業降成本。4月,中國人民銀行、外匯局發布23條舉措促進外貿出口平穩發展。包括便利企業開展跨境融資,完善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服務,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力度,引導保險機構做好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金融服務等。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發布的《關于做好2022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指出,支持中小微企業加強匯率風險管理。鼓勵企業使用多元化外匯避險產品,通過政銀企“幾家抬”協力降低匯率避險成本,鼓勵銀行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精準服務,支持銀行發展線上交易服務平臺,便利中小微企業外匯套保詢價和交易。 “穩中小微外貿企業不僅是穩外貿,也是穩市場主體、穩就業、穩民生。”白明表示,中小微外貿企業數量多,吸納大量就業。同時,中小微外貿企業在市場上更靈活,幫一把往往能較快恢復。因此,金融幫助中小微外貿企業應對困難挑戰具有重要意義。 “融資不再愁,我們就敢接訂單了!也敢于創新研發,吸引更多客戶。”仇一波算了算賬,截至4月底,公司今年已經接到879個訂單,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8%。他表示,隨著金融支持中小微外貿企業力度持續加大,新牛頓有信心實現出口全球53個國家和地區的目標。(記者 徐佩玉) |
2022-05-17
2022-05-17
2022-05-17
2022-05-17
2022-05-17
2022-05-17
2022-05-17
2022-05-17
2022-05-17
2022-05-17
2022-05-17
2022-05-17
2022-05-17
2022-05-17
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