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5月20日電 (孫睿 余迪)記者20日從青海省氣象局獲悉,據青海省氣候中心預測,今年汛期三江源地區氣溫偏高、降水偏多,導致三江源地區雷電災害危險性較高。 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3500米-4800米,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素有“中華水塔”“亞洲水塔”之稱;同時三江源也是全球氣候變化敏感區和生態環境脆弱區,是重要的碳匯集區,其生態系統屬于中國“生態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介紹,為避免或減輕雷電災害帶來影響,青海省氣候中心基于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成果,結合汛期氣候趨勢預測結果,制作發布了果洛地區和玉樹地區《蟲草集中采挖期雷電災害風險預估專題報告》,為地方政府部門提供決策服務。 根據青海省氣候中心預測,今年汛期三江源地區氣溫偏高、降水偏多,此種暖濕型氣候極易引發雷電災害,同時當下又正值蟲草采挖時節,雷電災害極易造成采挖人員傷亡和經濟財產損失。該項《報告》通過統計分析蟲草采挖期果洛和玉樹地區歷年雷電災害實際災損情況、雷電活動特征以及下墊面特征等指標的基礎上,結合省氣候中心汛期預測結論,開展了蟲草采挖期雷電災害風險預估。其中,長江源區的囊謙、玉樹南部及雜多東部為雷電災害危險性較高,黃河源區的甘德、瑪沁、達日及久治東北部地區雷電災害危險性較高。(完) |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