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5月22日電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截至21日,12個非猴痘流行國家已報告92例猴痘確診病例和28例疑似病例,全球猴痘病例可能進一步增加。 目前,包括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德國、意大利、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比利時、以色列等在內的多國相繼報告猴痘病例。世衛組織指出:“現有信息表明,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正發生在與有猴痘癥狀病例有密切身體接觸的人之間。” 新一輪暴發與流行 猴痘是一種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其病原體猴痘病毒是一種DNA(脫氧核糖核酸)病毒,屬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屬,與在人類歷史上曾肆虐數千年的天花病毒是“近親”。 猴痘主要在西非和中非地區流行,非洲大陸之外的首次猴痘疫情于2003年出現在美國。科學家稱,當前多個非猴痘流行國家出現猴痘病例是不尋常的現象。 5月7日,英國衛生安全局宣布在英格蘭發現1名猴痘患者,這名患者近期從尼日利亞返回英國。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5月20日報道,5月18日,美國確認了今年首例猴痘病例,為一名馬薩諸塞州男子,隨后于20日在紐約市確認了第2例。 當地時間21日,德國首都柏林出現2例猴痘確診病例。截至20日,法國、瑞典和荷蘭各自確認了最近的一例病例,加拿大報告了2例,比利時和意大利報告了3例。英國的病例總數高達20例,葡萄牙為 23 例,西班牙為 30 例。澳大利亞和以色列21日各報告了 1 例病例,均發生在自西歐地區返回本國的旅行者身上。 “這是西半球猴痘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暴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菲爾丁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安妮·里莫恩( Anne Rimoin)說。 路透社5月22日報道稱,目前的許多病例都是在性健康診所發現的。世衛組織官員、傳染病專家大衛·海曼(David Heymann)對路透社表示,此輪猴痘疫情似乎是通過性傳播的方式出現人群中,并在全球擴散。據報道,世衛組織已經就猴痘召開緊急會議,預計將在未來幾天為各國提供進一步的指導和建議。 癥狀與后果 世衛組織網站19日更新資料顯示,猴痘病毒感染癥狀與天花相似,但臨床嚴重程度較輕。潛伏期通常為6至13天,可能長達21天。發病初期癥狀包括發熱、頭痛、淋巴結腫大、肌肉酸痛、重度疲乏等。發熱幾天后發展為面部和身體其他部位大面積皮疹,并可能導致繼發性感染、支氣管肺炎、敗血癥等。 猴痘通常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多數患者會在幾周內康復。重癥常見于兒童或免疫缺陷者,還與感染者基礎健康狀況等有關。世衛組織信息顯示,猴痘病死率歷來在普通人群中為 0% 至 11%,近年來約為3-6%左右。 傳播與預防 直接接觸受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皮膚或黏膜損傷部位等,可能導致猴痘病毒從動物傳播給人類。食用烹飪不當的感染動物也是“動物傳人”的風險因素。 一般來說,猴痘病毒在人際間傳播并不常見。世衛組織資料顯示,猴痘的人際傳播途徑包括密切接觸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膚損傷部位或被污染物品等。呼吸道飛沫傳播的發生需要長時間的面對面接觸。此外,猴痘病毒可能經由胎盤或生產期間的密切接觸發生母嬰傳播。研究表明,接種天花疫苗預防猴痘有效率達85%。 “我們有能用的疫苗,但最重要的信息是,你可以保護自己。”世衛組織官員海曼說。 |
2022-05-23
2022-05-23
2022-05-23
2022-05-23
2022-05-23
2022-05-23
2022-05-23
2022-05-23
2022-05-23
2022-05-23
2022-05-23
2022-05-23
202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