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武漢6月6日電 (潘俊輝 朱文歡 陳雪瑩)由農業農村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2年全國“放魚日”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主會場活動6日在武漢舉行。活動現場,3萬多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胭脂魚及湖北省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長吻放流長江。 今年是全國第八個“放魚日”,主題為“養護水生生物,建設美麗中國”。除武漢主會場外,湖北省在恩施、十堰、宜昌、黃石、黃岡、孝感、咸寧等沿江各地設分會場,預計放流珍貴瀕危及經濟魚類等規格苗種3000多萬尾。全國其他省市也同步開展放流活動。 作為今年“放魚日”的主會場,武漢近年來大力推進長江生態大保護,以長江禁捕退捕為抓手,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在打造長江禁捕“漁政天網”,狠抓執法監管的同時,著力水生生物資源監測,并成立了武漢長江中華鱘保護中心和武漢長江江豚繁育保種技術研究中心。此外,通過組織開展公益活動,帶動更多人士參加保護中華鱘、江豚等水上珍稀物種行列。 據悉,增殖放流是補充魚類野外種群資源,保護長江水生物種多樣性,修復長江生態的重要手段。今年,武漢市相關單位還將陸續開展5場以上增殖放流活動。(完) |
2022-06-06
2022-06-06
2022-06-06
2022-06-06
2022-06-06
2022-06-06
2022-06-06
2022-06-06
2022-06-06
2022-06-06
2022-06-06
2022-06-06
2022-06-06
2022-06-06
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