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觀眾從陳丹青的節目《局部》開始對《千里江山圖》和少年天才王希孟神往,被《舞蹈風暴》節目中的孟慶旸和張翰圈粉,也曾為《永不消逝的電波》里如泣如訴的舞蹈而感動落淚,而《只此青綠》集中了所有元素,狠狠擊中了他的中式審美。有網友因為《國家寶藏》節目了解了《千里江山圖》,特地入了一套以《千里江山圖》為主題創作的服裝,這次穿上這套衣服觀看演出,“最令我感動的是最后展卷人與畫作人在圖兩側的對拜,這讓我看到了兩個跨越約千年靈魂的交流。” 《只此青綠》以古典文學的敘事方式、傳統藝術的當代表達、意念的流動構建起全劇的精神世界,通過人物的虛實交錯、情感的古今交融,將悠遠綿長的傳統文化意象,賦予了無限的生命力和想象力。江蘇省文聯主席、江蘇省報告文學學會會長章劍華觀看完演出后也感慨發文《不只青綠》:“只此青綠,不只青綠;青綠外,乃生命結晶;一位蓬勃少年,名希孟,年十八,傾其心血,畢其一生,展開一卷,成就一圖;一生只此一件事,一生只此一幅畫,人生使命,就此完成生命意義,從此永恒。只此青綠,不只青綠;青綠外,乃千里江山;一個高峰時代,曰宋朝,賽盛唐,儒學復興,政治昌明,科技發達,經濟繁榮,一朝當有一朝功,一國當有一國強,大好山河,青綠千載,華夏江山,時空無垠……” 其實,“青綠風暴”也是一次中國傳統文化的普及和傳承風暴。 很多觀眾留言表示,對該劇早就種草,特地帶孩子觀看了演出。有觀眾原本買票是送給兒子做11月生日禮物的,沒想到,受疫情影響變成了端午節禮物。還有人帶著女兒打卡,過了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享受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一種內斂溫厚的古典美,一次傳統文化的回望,女兒不亦樂乎”。孩子們也收獲頗豐,有孩子說,之前沒有看過《千里江山圖》,但是看完演出,自己深受感動,傳統文化真是融于自然、天人合一的大美。更有家長感慨表示,“入畫出畫俱是夢,只此江山千里尋。如今我才知道,中國人一直追求詩意的人生,無論是畫、舞、曲、書、禮、俗,都鐫刻著濃濃的詩意,這已經融進了中國的民族血脈中。”也有觀眾表示,雖然《只此青綠》情節性不強,但是它那些“展卷、問篆、唱絲、尋石、習筆、淬墨、入畫”的篇章綱目,會更多地促使我們去感受和思考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近年來,從神秘的三星堆文物,到讓《千里江山圖》“活”起來的《只此青綠》,再到讓人夢回大唐的《唐宮夜宴》,那些深藏在中國各大博物館的館藏文物,頻頻火爆“出圈”。這種跨界融合的創新傳播,讓更多的人獲得了更豐富的文化體驗,期待更多這樣的作品出圈成“風暴”。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