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 觀眾未必記住演員的名字 卻記住了一個個人物 陜西人藝選擇將三部作品搬上舞臺,不僅因為作品中都具有包含文化歷史的宏大敘事,更因為它們都選擇了以平凡世界中的蕓蕓眾生作為主角,書寫人民史詩,講述中國故事。因此,三部話劇都沒有選用任何明星,而是全部起用陜西人藝普普通通的舞臺文藝工作者,尤其是大膽使用年輕人,結合老中青三代力量,展現了關中大地本地演員的整體實力。看完戲后,觀眾未必能夠記住演員的名字,卻記住了臺上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物。這樣的演員陣容選擇,無疑是對時下舞臺過度依賴明星效應、眼球經濟的有力回應。普通人才是生活的主角,熱愛和深耕舞臺的藝術家才是戲劇的靈魂。而真正能夠打動觀眾心靈和情感的,絕不是努力扮演劇中人的耀眼明星,而是有著真實人生體驗、深入生活肌理的有血有肉的人物。 一戲一格 象征寫意 克制還魂 三部作品可謂一戲一格,胡宗琪在《白鹿原》的舞臺上搭建寫意的宗族祠堂,以“重構還形 克制還魂”的理念,精簡整體篇幅,引入村民族人歌隊,讓整個舞臺樸實又不失靈動;恰到好處的秦腔也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平凡的世界》導演宮曉東則依托既具陜北高原地域氣質又象征命運轉盤的大石碾設計,完成故事的進展和布景的轉換,全景式展現了七八十年代陜北地區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平凡而又曲折的人生道路,以“信天游”為代表的陜北民歌也強化了舞臺藝術感染力。《主角》中,胡宗琪導演則用53個場景切換、16根柱子的變化展現跨越幾十年的時空和命運,同時又保留著中國傳統戲曲“一桌二椅”的簡約和寫意,留給演員足夠的表演空間,也帶給觀眾更多的想象空間。 “戲劇陜軍”讓戲劇和文學一起做點事 從“文學陜軍”到“戲劇陜軍”,陜西人藝的成功范例在全國范圍掀起了“當代文學經典改編戲劇熱”“方言話劇熱”,為整個戲劇行業摸索出一條值得推廣的道路。“茅獎三部曲”的成功,也離不開合作方九維文化的多年運營,雙方對“復活經典”這一使命有著理念共識:“讓戲劇和文學一起做點事”“讓文學從書里走出來,讓文學改編更有生命力。”正是基于這樣的合作理念,才能將文學和戲劇帶到更廣闊的天地。 有趣的是,話劇《白鹿原》創作首演后的第二年,高考考題就和《白鹿原》相關;而話劇《平凡的世界》誕生后,也又一次“押中”考題。足見經典的魅力與藝術的影響力。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