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16日電(記者 余申芳)值中德建交50周年之際,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15日以線上方式舉辦主題為“綠色與數字化—中德友城互利合作新動能”的中德友城論壇。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林松添、副會長鄢東,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山東省副省長凌文,德國駐華使館臨時代辦呂帆、巴伐利亞州國務部長胡默爾、杜伊斯堡市市長代表克拉布恩等線上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德友協會長、前駐德大使史明德和德中友協聯合會副主席埃伯巴赫在閉幕式做總結發言。 林松添積極評價中德友城構筑了中德人民友好的強勁紐帶,表示愿同德方一道,認真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為中德地方政府、特別是友城、企業之間開展友好交流與互利合作搭建更多平臺,進一步深化雙方在文化、教育、旅游、智庫、媒體等領域交流合作,增進兩國人民相互理解、友誼與信任,促進雙方在綠色低碳、創新轉型發展、新能源、新基建、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和城市治理等領域互利合作,更好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 吳懇表示,中德建交50年譜寫了一個共同發展、相互成就的成功故事。地方合作一直是中德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力量。中國“十四五”規劃和德國綠色能源轉型和數字化發展相契合,兩國存在新的合作機遇,地方合作大有可為。 凌文表示,近年來,山東與德國經貿合作持續加深。雙方在高端制造、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醫藥、商業等多個產業領域的互利合作正向縱深推進。今年恰逢山東與巴伐利亞結好35周年,兩省州合作密切并卓有成效。山東將繼續與德國伙伴加強重點產業合作,持續擴大雙向投資規模,促進雙方人民之間相互了解,增進民心相通。 胡默爾表示,巴伐利亞與中國的良好關系歷史悠久,中國是巴州在全球最重要的貿易伙伴。1500家巴伐利亞公司與中國保持業務聯系。巴州高度重視與山東省和廣東省的友好省州關系,期待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新能源技術等領域與中國伙伴加強互利合作。 呂帆表示,德中建交50年是兩國人民相互學習相互了解的50年。德中都致力于應對氣候變化和發展各自經濟。德中地方政府將在實現新能源轉型和數字化發展上發揮重要作用。 克拉布恩表示,杜伊斯堡與中國武漢于1982年建立德中間第一對友城,今年將與武漢隆重慶祝合作40周年。杜伊斯堡作為歐洲最大鋼鐵基地和重要內河港口,正在加快從工業區轉型為大型生態公園,希望在新能源和智能物流領域與武漢加強合作。 中德友城論壇系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之一。中德各界人士約300人線上出席活動。中德友好省州和城市負責人及代表分別在“綠色合作”與“數字化合作”兩個分論壇上,回顧各自友好交往歷史、總結交流成果、展望合作機遇,積極肯定友城合作是國家之間人民友好交往、經貿互利合作與文明互鑒的重要舞臺,期待在綠色低碳、數字化等領域深化互利合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和公共衛生健康危機、推動多邊和全球治理等領域的合作作出更多貢獻。德國企業界人士紛紛表示看好中國大市場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表達了愿扎根中國的信心。 |
2022-06-16
2022-06-16
2022-06-16
2022-06-16
2022-06-16
2022-06-16
2022-06-16
2022-06-16
2022-06-16
2022-06-16
202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