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6月22日電 題:連續6輪強降雨如何應對——直擊廣西防汛救災一線 新華社記者徐海濤、楊馳、黃浩銘 6月以來連續發生6輪強降雨和強對流天氣過程,75條河流127個站出現超警戒水位,多地出現洪澇、山洪及地質災害……面對嚴峻復雜的防汛形勢,廣西各地各部門聞“汛”而動,干部群眾冒雨奮戰,在防汛救災一線筑起一座座“堤壩”。 強化防洪調度應對超警水位 22日9時,自治區水文中心繼續發布洪水橙色預警。當天一早,自治區水利廳下派到梧州市的工作組就下點開展洪水防御工作。“今天是我們到梧州工作的第6天,工作組每天會檢查水庫、堤防、水閘、泵站等水利工程和山洪災害點,督促相關單位按應急預案進行嚴防。”工作組成員陳長生說。 在梧州市水利局一間辦公室內,電子屏幕上顯示著最新的雨情、水情等信息。“今年汛期以來,梧州已應對了西江第1號至第3號洪水過境,預計西江梧州水文站23日還將出現22米左右的洪峰水位。”梧州市水利局副局長鄧穎說。 近期,包括梧州在內的廣西多地迎來防汛大考,特別是累積雨量大,雨落區還與前期高度重疊。據自治區氣象局統計,16日20時至22日06時,廣西累積雨量超過100毫米的鄉鎮有425個,在全自治區占比34%,主要河流頻頻出現超警洪水。 為減輕洪水災害影響,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加大對流域骨干水庫、水電站以及大藤峽水利樞紐等的防洪調度力度。其中,通過流域防洪工程聯合調度,削減西江梧州河段洪峰流量約10000立方米,降低洪水位4米左右。 據不完全統計,通過采取調度措施,廣西本次強降雨洪水過程累計避免或減少土地淹沒面積至少84.8萬畝,避免或減少人員轉移約40.91萬人次。 及時監測預警確保安全轉移 20日凌晨,資源縣河口瑤族鄉出現特大暴雨,蔥坪村下陡水站22小時累計降雨量達250毫米。相關預警信息通過縣級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實時自動發送至縣水利局、鄉鎮以及村級山洪責任人。 鳴警笛、敲鑼、喇叭呼叫……鄉里組織18名工作人員迅速趕到村里,挨家挨戶叫醒低洼地區群眾,并安排群眾轉移。雖然暴雨導致一些房屋損壞、多處路橋塌方,但得益于“應轉盡轉,應轉快轉”,確保了群眾生命安全。 立足于關口前移,廣西健全完善了暴雨預警與應急響應聯動機制,根據雨情、水情、災情及天氣趨勢預測情況,及早啟動應急響應,為防災避災打出更多的提前量。據統計,6月17日至21日強降雨期間,廣西共發布相關災害預警短信6314.1萬條次。 與此同時,各地還加大了地質災害“人防+技防”預警預報,增設2000多處專業監測設備,加大對隱患點和風險區的巡查排查力度。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地質勘查管理處處長周文介紹,6月1日以來,廣西共發布地質災害橙色預警18次,黃色預警130次,追加黃色預警65次,追加橙色預警26次,廣西自然資源系統共派出工作組1292批次3876人次,巡查排查8500余處地質災害。 爭分奪秒救助受災群眾 持續強降雨導致多地出現洪澇、山洪等災害。廣西強化防汛救災力量配備,黨員干部下沉一線,最大程度降低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6月18日,融水縣四榮鄉九溪村遭受特大暴雨襲擊,引發山洪、滑坡等地質災害,部分民房被沖垮,進村的道路多處塌方,交通、通訊一度中斷。 危急時刻,“95后”村干部潘紫萍挺身而出,在泥濘的山路上手腳并用,冒雨行進,挨家挨戶動員,分批帶領村民突圍避險。“人都出來了,我終于可以放心了。”潘紫萍說。由于提前預警,九溪村成功避險59人,全村安全轉移139人。 梧州市藤縣塘步鎮禤洲島位于潯江上,四面環水,17日以來,由多個政府部門組成的工作組挺進“孤島”,轉移存在受災隱患的島上居民。“我們租用了9條船,成立了突擊隊,有序組織群眾撤離,并做好到安置點的服務保障工作。”塘步鎮副鎮長韋長成說。 在應對本輪強降雨過程中,廣西統籌協調搶險救援力量,形成了以3.49萬名專業應急救援人員為先鋒力量、21萬人的“八桂應急先鋒社區響應隊”為保障力量的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共緊急轉移避險20多萬人,緊急轉移安置18萬多人。 |
2022-06-23
2022-06-23
2022-06-23
2022-06-23
2022-06-23
2022-06-23
2022-06-23
2022-06-23
2022-06-23
2022-06-23
2022-06-23
2022-06-23
2022-06-23
2022-06-23
202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