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馬德里6月30日電 (國際觀察)新戰略文件暴露北約好戰本性 新華社記者張章 付一鳴 馮俊偉 北約成員國領導人29日在西班牙馬德里峰會上批準《北約2022戰略概念》,稱俄羅斯是北約“最大且直接的威脅”,中國對北約構成“系統性挑戰”。北約正式向芬蘭和瑞典發出入約邀請,此次峰會還邀請了亞太地區的四個非北約成員國參會。 分析人士指出,作為冷戰產物和全球最大軍事聯盟,美國主導的北約始終固守冷戰思維,其以往以及此次峰會上的所作所為,特別是所謂“戰略概念文件”充斥對抗、零和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給世界和平穩定帶來嚴重威脅,充分暴露北約四處煽風點火、攪亂世界的好戰本性。 搞陣營對抗終損人害己 戰略概念是指導北約發展的綱領性文件。1991年,北約羅馬峰會通過《聯盟的新戰略概念》。此后,北約多次更新戰略概念。 根據《北約2022戰略概念》,北約在未來十年有三大核心任務——威懾和防御、危機預防與管理、合作安全,將俄羅斯稱為北約成員國安全和歐洲大西洋地區和平穩定的“最大且直接的威脅”,還妄稱中國對北約構成“系統性挑戰”。 分析人士指出,冷戰結束至今,北約仍未改變制造“敵人”、搞陣營對抗的思維和做法,口口聲聲說別國是威脅、挑戰,實際上在世界各地煽風點火、制造麻煩,甚至動輒武力威脅,給世界安全帶來最大危害的恰恰是北約自身。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里亞布科夫29日向媒體表示,“是北約對俄羅斯構成威脅”,俄方譴責北約不負責任且破壞歐洲安全架構的政策。 英國“爭取核裁軍運動”負責人凱特·赫德森說,自1999年以來,北約的每一個戰略概念都涉及進一步擴大這個擁有核武器的集團,大筆資金投入到武器研發和采購中,“繼續這樣做不負責任,只會增加全球安全風險”。 瘋狂擴張埋沖突種子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2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北約成員國領導人同意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改造和強化這一聯盟。北約成員國一致同意邀請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 分析人士指出,北約在冷戰后五次東擴,不僅沒有讓歐洲更安全,而且埋下沖突的種子。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后,俄羅斯與北約國家的陸地邊界長度將幾乎增加一倍,俄羅斯在波羅的海地區和北極地區將被北約國家包圍,原本復雜動蕩的地區局勢將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安全風險陡增。 連日來,全球多地民眾和有識之士對北約這一冷戰遺孽及其不斷突破勢力范圍提出質疑和批評。從西班牙到美國多地再到線上跨國聯動,一場又一場抗議活動“隔空接力”,譴責北約危害地區乃至全球和平與安全。 克羅地亞政治分析家普霍夫斯基日前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北約擴張不是其聲稱的為了捍衛所謂西方民主、人權和價值觀,而是冷戰思維的延續,根本動機和目的是包圍俄羅斯。 瑞典和平與未來研究跨國基金會主任奧貝里指出,歐洲和整個世界現在處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危險的境地,北約應為其無限擴張導致的潛在沖突負責。 亂伸觸角欲搞亂亞太 此次北約峰會還邀請亞太地區的非北約成員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四國出席會議。據報道,北約希望與這四國協調對俄立場,還想拉攏四國共同打壓圍堵中國。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北約多次公開表示,北約作為區域性聯盟的定位沒有變化,防區不會突破北大西洋,也不尋求到其他地區擴員,但其近年來頻頻將觸角伸到亞太地區,妄圖復制在歐洲搞對抗的“冷戰劇本”,搞亂亞太地區。 北約前秘書長索拉納認為,北約擴張并在亞洲加強存在將使北約成員國與其他國家的關系更加艱難,這些國家不認為中國與俄羅斯是敵人或對手,不想在中俄與西方國家之間站隊。“北約將觸角伸向全球將制造一個分裂的世界。” 前韓國漢陽大學亞太地區研究中心研究教授權起植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采訪時說,美國圖謀將亞太地區盟國與北約捆綁在一起,以彌補自身在亞太地區軍事影響力的短板。亞太國家應高度警惕美國利用北約劃分陣營、激化地區矛盾沖突的危險企圖。(參與記者:杜鵑、劉昕宇、李學軍、陸睿、孫丁、熊茂伶) |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