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6月22日在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的美國駐津使館對面拍攝的津巴布韋“廣泛反對制裁聯盟”組織搭建的兩個簡易帳篷。新華社記者 張玉亮 攝 還有津巴布韋人僅僅因為自己的國籍就喪失了就業機會。據津《先驅報》報道,津巴布韋國民邁克爾·尼亞曼德向互聯網人力資源企業安德拉公司求職時遭拒,對方的理由是,他居住在一個受到美國制裁的國家。 津巴布韋零售商聯合會主席登福德·穆塔舒表示,美國等國的制裁對津巴布韋經濟和當地企業的競爭力產生了毀滅性打擊,營商環境惡化,外國直接投資停止流入。由于制裁的直接和間接影響,20年來津巴布韋經濟累計損失超過400億美元。而按照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津巴布韋近年來國內生產總值僅200億美元上下。 2021年10月,聯合國單邊強制措施對人權負面影響問題特別報告員阿萊娜·杜漢訪問津巴布韋后表示,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制裁侵犯了津人民的人權,包括生命權、食物權、健康權、發展權、受教育權以及經濟和文化權利。相關制裁措施對津全體民眾特別是弱勢群體的糧食安全和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加劇了津巴布韋的經濟危機和人道主義危機。 |
2022-07-12
2022-07-12
2022-07-12
2022-07-12
2022-07-12
2022-07-12
2022-07-12
2022-07-12
2022-07-12
2022-07-12
2022-07-12
2022-07-12
2022-07-12
20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