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記者 李麗)一塊石頭、一塊門板、一塊床板,這是《誕辰》里用到的所有道具。但在所有看到這部科幻短片的觀眾心目中,這卻是一個宏大且充滿影像奇觀的故事:在距離地球600光年的無氧星球開普勒22B,人類只剩下最后一對母女。為了種族的延續,母女倆試圖用地球植物來改造這個星球的大氣,在一次次失敗之后,這個艱巨任務背后最大的秘密也被揭開…… 今年4月,《誕辰》在美國廣播電視展(NAB)首映,在業內引起巨大反響。技術與想象力交相輝映,多個知名好萊塢電影和視效公司均驚嘆于這部“中國制造”所展現的高超的虛擬制片技術。6月,《誕辰》登陸中國B站,引發影迷觀看狂潮,之后這部短片迅速在影視圈內傳開,人們感嘆“竟然是國產”“不輸好萊塢”“以后中國科幻就該這么拍”。 這是全球第一部全片采用虛擬制片(Virtual-Production)的影片。三件道具,四天時間,不需要任何后期特效,現場拍攝出來的即是成片效果。這種“簡便”“節能”“所見即所得”的制作方式如今正在全球電影工業嶄露頭角,而《誕辰》讓世界看到了在虛擬制片這一高科技電影技術上,中國人已經走了多遠。 “虛擬制片絕不僅僅只是用LED屏來代替實景,它是一個全數據打通的流程。對于電影來說,它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創作中可能出現的遺憾。”近日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誕辰》導演兼編劇、博采虛擬制片系統總設計師李煉介紹了虛擬制片在全球的發展,以及這項技術可能帶給中國電影工業的改變。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