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于“新農村”背景下的精神困境 城鄉是中國文學中非常核心的恒定命題,上世紀八十年代所出現的“進城文學”一度成為中國農村敘事的核心模式,這在電視劇領域也有呼應;2000年左右以“鄉村愛情”為模式的鄉村喜劇的出現,對鄉村題材作品進行了擴容,此時農村題材的作品是比較鮮活、生動的。 伴隨著城鄉現代化的進程,鄉村進城的神秘性消失殆盡,農村不再是苦難的“根據地”,也不再是城市的“伴隨者”,而是變成了新的“獨立體”。這其實已經得到了普遍認可,但不得不說,在這個值得欣喜的過程中,鄉村的面貌再度模糊,鄉村的苦難不再,呈現的是普遍性的美好,而“新農村”背景下的精神困境仍未被創作者普遍關注。 擺脫懸浮,扎根現實,要把故事講得樸實、溫情。何天平表示:“這些年農村題材這座創作寶庫被比較流行化的、通俗化的劇集遮蔽了。其實比起早些年的那種豐富且繁榮的農村題材創作,在過去的五到十年當中,農村題材創作其實是斷裂的,以至于這些年來優秀的農村題材作品比較有限,比如《索瑪花開》《山海情》以及《幸福到萬家》?!?/span> 眼下,優秀農村題材影視劇中的主人公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以往的農村題材電視劇實際上是延續了《渴望》開始的悲劇敘事,精神意識以強調隱忍和犧牲為主。近年來的電視劇開始強調人物覺醒,面對困境的抗爭,這是具有當代性的。比如《山海情》里黃軒扮演的馬得福、《幸福到萬家》里趙麗穎扮演的何幸福,他們自身都帶著“自主與自強”的當代精神,這是與所有觀眾都可以共情的地方。 題材只是故事敘事的載體,無論是農村題材還是城市題材,人物的命運變遷才是觀眾共情的理由。何天平表示:“農村和城市的命運是一個共同體,城市觀眾并非與農村相隔離。每一個觀眾看一個故事、一部劇,并不僅僅是看題材貼近性,有些題材可能是完全異乎于我們的生活經驗的,那觀眾也會好奇。農村題材并不是跟城市題材完全對立的,它們是社會轉型過程中的一體兩面的一種表達?!?/span> 作為曾經以《甄嬛傳》《功勛》等熱播劇著稱的制片人,在農村題材明顯式微的市場中挑戰這一類型,曹平表示自己的選擇其實也在情理之中?!班崟札垖а菰缒觊g也拍過《春草》,我自己也和黃力加導演合作過《滿秋》,講述的都是農村女性的勵志故事,市場口碑和播出效果也都不錯?!辈芷秸J為,農村題材并不是天然的題材限制,真正重要的是用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態度去創作反映現實的題材。 曹平直言,《幸福到萬家》的故事雖然很樸實,但也有鋒芒,故事中有對農村社會的關切,對農村建設充滿了善意,作品的整體基調是溫暖現實主義,人物的塑造、細節的呈現和案例的設計都是接地氣的、真實的,“如今劇集播出后反饋也還不錯,那就證明這樣的故事依然被當下的觀眾所容納和喜愛著。” 作為曾執導過《紅高粱》《急診科醫生》《功勛》等諸多口碑佳作的導演,鄭曉龍在現實題材劇的創作上頗有建樹。與此同時,他也通過《甄嬛傳》等古裝題材探索具有現實意義的話題。在鄭曉龍看來:“不論是哪種題材,最重要的是現實主義的創作態度?,F實題材電視劇的創新,更多還是需要創作者去了解時代,了解時代中的人,引領正確價值觀。”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