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布魯塞爾7月20日電 (國際觀察)歐盟與巴爾干兩國啟動入盟談判著眼地緣競爭 新華社記者任珂 章亞東 歐盟19日正式與阿爾巴尼亞和北馬其頓在布魯塞爾開啟入盟談判。分析人士認為,在俄烏局勢升級之際,歐盟出于地緣政治考量正加緊在西巴爾干地區的布局,以消減俄羅斯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但由于條件苛刻、程序繁瑣,入盟對這些國家而言仍是遙遙無期。 歷史障礙掃清 北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分別于2005年和2014年成為歐盟候選國。按照歐盟規則,只要有一個成員國反對,入盟談判就無法正式啟動。而北馬其頓就遭遇了希臘和保加利亞的反對。 希臘此前反對北馬其頓入盟是因為國名爭議。北馬其頓原名馬其頓,1991年脫離南斯拉夫獨立后確定的憲法國名為“馬其頓共和國”。希臘方面認為,這一國名暗示馬其頓對希臘馬其頓省有領土要求。2019年2月,馬其頓正式更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保加利亞反對北馬其頓入盟是因為兩國在語言、文化、歷史和民族認同等方面存在分歧。保加利亞認為馬其頓語是保加利亞語的一支方言,兩國人民享有共同的歷史,而北馬其頓則不認同這一說法。今年6月底,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北約馬德里峰會期間提出,北馬其頓和保加利亞均應做出妥協,其中北馬其頓應承諾修改憲法,承認其國內保加利亞少數族裔的存在并采取措施保護他們的權利等。7月16日,北馬其頓議會投票批準法國提案,為開啟入盟談判掃清最后障礙。 著眼地緣競爭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北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的入盟進程此時出現突破,與俄烏局勢有很大關系,歐盟有地緣政治方面的考量。 巴爾干半島地理位置重要,民族、宗教復雜,歷史上沖突不斷,被稱為“歐洲火藥桶”。俄羅斯因地理、民族、文化等原因在巴爾干地區擁有較強影響力。歐盟早在2003年就將西巴爾干國家和地區列為繼續擴員的優先對象,2018年又通過針對西巴爾干地區的擴大戰略。然而受英國“脫歐”、難民危機等影響,歐盟內部就是否繼續擴員以及擴員節奏出現較多爭議,西巴爾干擴員計劃遇阻。 俄烏局勢升級讓這一情況發生變化。自今年3月開始,歐盟的西巴爾干擴員計劃明顯提速。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3月訪問北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和波黑。其間,他在一個訪談節目中說,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正在增加,現在是歐盟擴大進程的關鍵時刻,俄烏局勢給歐盟敲響了警鐘。 入盟遙遙無期 接下來,阿爾巴尼亞和北馬其頓需要與全部歐盟成員國一對一談判,還要按歐盟要求進行各種改革。這意味著,兩國要滿足政治、經濟、社會、司法等多個領域的復雜標準,難度不小,入盟談判持續時間可能不短。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歐盟此時啟動兩國入盟談判,意在向西巴爾干國家和地區乃至烏克蘭釋放歐盟正積極擴員的信號,在提升歐盟存在感的同時消減俄羅斯的影響力。但實際上,入盟對這些國家和地區而言仍是遙遙無期。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歐洲中心訪問學者迪米特爾·貝切夫撰文指出,西巴爾干國家和地區入盟事宜一直在歐盟日程上,但并非優先事務,歐債危機、難民危機、新冠疫情等難事一件接一件,這讓歐盟只能更關注自己“院子內”的事。 |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