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21日電 (記者郝萍、溫璐)今日,應急管理部舉行7月例行新聞發布會,解讀《“十四五”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并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了解到,《規劃》是我國國家層面第4個防災減災綜合性規劃,是指導新時代國家防災減災救災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對防范應對重大自然災害風險,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鄉鎮(街道)、村(社區)是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前沿陣地。加強基層應急能力建設方面,“十四五”時期國家減災委有哪些具體舉措?對此,應急管理部監測減災司司長陳勝表示,《規劃》對加強基層應急能力建設作出三個方面的專門部署—— 一是以機構隊伍為重點,建立健全基層防災減災救災力量體系。健全鄉鎮(街道)應急、消防組織體系,實現有機構、有場所、有人員、有基本的裝備和物資配備。加強災害信息員隊伍專業培訓,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保障機制,提高隱患排查、預警信息傳遞、組織群眾避災避險能力。 二是以網格化管理為載體,提升社區災害防范應對能力。深入組織開展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大力推廣災害風險網格化管理。推進基層社區應急能力標準化建設,實現每個社區“六個一”目標,即一個預案、一支隊伍、一張風險隱患圖、一張緊急疏散路線圖、一個儲備點、每年至少一次演練,不斷夯實群防群治基礎。 三是以宣傳教育為抓手,提升全民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加強資源整合和宣傳教育陣地建設,推動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教育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走深走實。充分利用全國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全國消防日、國際減災日、世界急救日等節點,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防災減災知識宣傳、警示教育和應急演練,形成穩定常態化機制。 |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
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