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2016年至2018年間,美歐曾出現過貨幣政策明顯背離:當時美國進入加息周期并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歐洲央行則在降息并持續進行凈資產購買。但在此期間,歐元對美元匯率甚至出現過長時間的上漲行情。 分析人士認為,鑒于當前引發歐洲能源價格暴漲的地緣政治沖突仍在持續發酵,歐元很難從根本上挽回頹勢。荷蘭國際集團經濟學家卡斯滕·布熱斯基說,在本地區地緣政治緊張的情況下,歐元疲軟弊大于利。 許多投資銀行人士表示,疲弱的歐元會進一步加劇歐洲能源價格的上漲和輸入型通脹壓力。即使歐洲重要國家不出現天然氣斷供,居高不下的能源價格也會使歐元區經濟陷入衰退。 6月20日以來,被視為歐洲天然氣基準價格的荷蘭所有權轉讓中心(TTF)天然氣期貨主力合約價格一直在去年同期6至9倍的高位運行。 此外,歐元區重債國意大利的執政聯盟面臨危機,也加劇了投資者對歐元匯率前景的擔憂。德國邁世勒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埃德加·沃克擔心,政府更替可能導致歐元區政府債券市場“大動蕩”。 2002年2月底,隨著歐元區成員國本國貨幣全面退出流通領域,歐元成為唯一法定貨幣。自此,歐元對美元開啟了強勢升值周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歐元對美元匯率達到約1比1.60的歷史高點。 近期,強勢美元和美國緊縮貨幣政策產生的負面溢出效應波及歐洲,使歐元及歐元區經濟承受不小壓力。 |
2022-07-22
2022-07-22
2022-07-22
2022-07-22
2022-07-22
2022-07-22
2022-07-22
2022-07-22
2022-07-22
2022-07-22
2022-07-22
2022-07-22
2022-07-22
202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