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念做舞傳遞精神力量 該劇還充分調動流派藝術手段完善舞臺呈現,使每位演員的藝術特質都得到恰到好處的展現。 劇中加入小生行當唱腔,是繼1958年京劇《白毛女》中由葉盛蘭先生飾演王大春之后,葉派小生在新時期文藝創作中的又一次成功嘗試。由北京京劇院葉派小生名家李宏圖飾演的余書豪,在目睹石評梅與高君宇堅貞的革命情感后,不由嘆道“也許你是對的”,人物心緒的轉變不僅充分體現出理想信仰的精神偉力,也使得角色形象更加豐滿。 由優秀青年武生演員周恩旭飾演的高君宇,作為石評梅的革命愛人與精神向導,是一名甘愿為光明和理想獻出生命的戰士。劇中所化用的高君宇自題言志詩,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了其崇高理想和戰斗激情。而以石評梅口吻吟誦,更為二人矢志不移、生死相隨的革命追求做出了完美詮釋。 劇中還設置了傳統京劇中不多見的板式,加快戲曲節奏。最后一場則以西皮流水,將敘事流暢推向高潮,最后以紅衣劍舞的形式將石評梅與高君宇向死而生、浩氣長存的信念與追求展現在舞臺上。 “生不能相依共赴,死惟愿并葬荒丘。”歌與舞的巧妙結合,將京劇中的唱、念、做、舞化為一種情感的外延與精神的象征,使其具有民族精神與文化力量。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