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7月27日電(國際觀察)美聯儲強力加息會否重演“沃爾克時刻” 新華社記者熊茂伶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27日宣布加息75個基點,這是美聯儲今年以來第四次加息,也是連續第二次加息75個基點,為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最大幅度的集中加息。 上世紀80年代初,時任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通過持續激進加息將美國通脹水平從1980年初的兩位數降了下來,但代價是美國經濟兩年內兩次陷入衰退,被稱為“沃爾克時刻”。如今面臨四十年不遇的持續高通脹,美聯儲是否會重演歷史,以衰退為代價控制通脹? 激進加息難遏通脹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會后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9月的會議上再一次進行“超乎尋常的大幅加息”可能是合適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聯儲觀察工具27日顯示,交易員預期美聯儲9月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65%。 連續大幅加息,凸顯美聯儲前期行動緩慢、如今只能加快控制通脹的被動局面。6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9.1%,漲幅創近41年新高。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波森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到目前為止,在緩解通脹問題上還看不到積極進展,這在意料之中。美聯儲政策傳導存在時滯,通脹放緩可能要到今年年底才會顯現出來。 通脹依然居高不下,但美聯儲加息給經濟帶來的影響日益顯現。鮑威爾在發布會上指出,近期支出和生產指標已經走軟,消費支出增長顯著放緩,反映出實際可支配收入下降、金融環境收緊等因素。房地產市場活動減弱,部分原因是抵押貸款利率上升。他不認為美國已進入經濟衰退。但他坦承,美國經濟避免衰退、實現“軟著陸”的路徑已經變窄,且有可能變得更窄。 “沃爾克式”陣痛難免 一些經濟學家指出,“沃爾克式”經濟陣痛可能是必要的代價。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日前指出,美國需要五年5%以上的失業率才能遏制住當前飆升的通脹。 紐約大學經濟學家努里爾·魯比尼曾警告,極度寬松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如果疊加一系列負面供給沖擊,可能會導致上世紀70年代式的滯脹。“沃爾克時刻”即將到來。 美國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27日公布最新預測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按年率計算將萎縮1.2%。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萎縮1.6%。如果亞特蘭大聯儲預測成為現實,這將意味著美國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 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學家德斯蒙德·拉赫曼告訴記者,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已對金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上半年股票和債券市場大幅下跌,一些經濟領域增長開始放緩。與此同時,由于利率上升、消費者信心下降,住房需求大幅降溫。拉赫曼預計美國經濟可能于今年年底陷入衰退。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對基金經理、分析師、經濟學家的一項調查顯示,63%的受訪者認為美聯儲政策將導致經濟衰退。他們認為,美國經濟有超過一半的可能性將在未來12個月內陷入衰退。 全球利益再遭收割 全球來看,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已帶來顯著外溢效應。拉赫曼指出,美國加息已經讓新興市場出現大量資本外流,與之前的加息周期情況相似。這正導致新興市場貨幣大幅貶值,并推升了高負債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債務風險。 在一些經濟學家看來,當前美國經濟決策路徑似曾相識:前期面臨重大經濟沖擊時大規模舉債印鈔,利用美元低融資成本刺激經濟;美元流動性過剩疊加經濟復蘇推升全球通脹后,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促使資本回流美國,最終令不少國家蒙受惡性通脹和資本外流的雙重沖擊。 紐約大學經濟學家魯比尼認為,當前全球債務水平已遠高于上世紀70年代,美聯儲通過激進加息抑制通脹會帶來比當時更嚴重的后果,“可能導致經濟蕭條”。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副教授詹姆斯·莫里森告訴新華社記者,憑借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的中心地位,美聯儲加息必然對全球產生負面影響,加劇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困境,還可能引發世界經濟衰退。 |
2022-07-29
2022-07-29
2022-07-29
2022-07-29
2022-07-29
2022-07-29
2022-07-29
2022-07-29
2022-07-29
2022-07-29
2022-07-29
2022-07-29
2022-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