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訊(記者 王潤 )7月31日,由中國國家話劇院主辦的“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在全新整修的“先鋒智慧劇場”正式揭幕。這座位于東單黃金地段的劇場,在沉寂兩年之后重新變得熱鬧非凡。從7月底至9月初的六個周末,12位才華洋溢的青年戲劇導演在這里先后推出以當代視角創新改編古典文學《水滸傳》《牡丹亭》的12部小劇場話劇。 12位青年導演“拋磚引玉” “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首演暨“先鋒智慧劇場”揭幕儀式上,莊一、楊慕辭、溫琦、張肖、羅蘭、曾涌麟、高蕾蕾、趙以、查文淵、張叢、郭蔡雪和丁一滕12位青年導演走上舞臺,成為引人矚目的主角,他們將分別帶來根據《水滸傳》《牡丹亭》改編創作的12部戲劇作品《四海之內皆兄弟》《潘式人生》《假行者》《薊州疑云》《星宿,白馬,一場夢》《念》《三生路》《夢中人》《不在梅邊在柳邊》《模仿愛人》《回生》和《O》。中國國家話劇院特別派出優秀舞臺美術設計師徐海東和李楊以及王琦、譚華和楊浩分別擔任各組燈光指導,為青年戲劇創作人才保駕護航。 儀式現場,中國國家話劇院特地將一塊塊空白的青磚發給每一位青年導演,等到他們各自作品演出結束后,會將其劇目名稱和首演時間鐫刻在磚面上,記錄在中國國家話劇院的創作歷史上。青年導演們表示,愿意“拋磚引玉”,吸引更多有志于戲劇創作的青年人,用戲劇藝術講述中國故事,守護心中的熱愛。 當代化“轉譯”中國古典名著 啟動儀式當晚,由莊一導演的劇目《四海之內皆兄弟》和楊慕辭導演的《潘式人生》率先上演。兩部作品分別根據《水滸傳》改編創作,同在一個舞臺,卻各有不同視角和風格,帶給觀眾不一樣的體驗和思考。 其中莊一導演的《四海之內皆兄弟》出自賽珍珠所譯《水滸傳》的英文書名《All Men are Brothers》。北京人藝演員羅熙、開心麻花音樂劇演員帕賽、“殺馬特教主”羅福興分別扮演林沖、魯達和史進,他們和戲中的其他演員重新演繹水滸故事,也講述自己的真實人生。“我希望把水滸的文本和當代生活放在一起,就像看鏡子一樣,現實侵入了經典文本,經典文本也浸潤大家的生活。”莊一導演表示。 楊慕辭導演的《潘式人生》則擷取《水滸傳》中潘金蓮、潘巧云的故事為素材,進行對比與合并,作出全新的解構與解讀。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