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來源于生活才夠豐滿真實 “《冰雨火》中所有關于毒品的案例,都是有原型的。”傅東育表示,整部劇九成以上的故事都有現實基礎,“除了邊角的小混混角色,大部分人物的關系、身份、職業設定都來自真實案例。再比如,開篇案件涉及的‘大黃膠囊’是一種新型合成毒品,與以往我們知道的毒品完全不一樣,這就是我們在一線走訪時了解到的。故事往后延展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也都來自一線的復雜狀況?!?/span> 傅東育透露,最初的劇本讓他感覺“有點飄”,所以他建議編劇們走進一線看看。導演和編劇團隊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沿著云南邊境走訪,深入瑞麗、西雙版納等地采訪收集素材。在傅東育看來,劇本要來源于生活,要按照現實主義的創作路徑去完成,這樣才會變得豐滿和真實:“閉門造車永遠是不行的。身處一線,故事自己就會蹦出來,有時候生活的戲劇性遠高于編的故事?!?/span> 接著,主創團隊開始搭建新的故事架構,經過三四個月的打磨誕生了第二版劇本。但幾經推敲之后,傅東育發現還是有些問題需要解決:“大的故事脈絡敲定之后,我覺得人物不夠豐滿,不太能讓我感到激動,情節也有一些邏輯上的漏洞?!痹僖淮晤嵏残缘男薷囊恢背掷m到了開機前,故事也從原來的24集擴充到最終定稿的32集。“在我看來,這時候的劇本已經非常嚴謹了。我指的嚴謹是,雖然拍攝現場會有細節上的調整修改,但沒有一整場戲的增減,不是從40集剪成32集的?!备禆|育說。 采訪干警、毒販,跟著公安出警,那段一線采訪的經歷至今令傅東育印象深刻:“在那樣一個邊境小縣城,緝毒警拿著微薄的工資干著天大的活,時刻面對著風險和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所以,這部劇表現的不僅是正邪的斗爭,還有很多復雜的情感夾雜其中,要通過劇本結構和拍攝來表達出這種困境。” 雖然拍攝過程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整個創作團隊一起咬牙堅持了下來。完成最終目標的時候,傅東育覺得一切都值了:“咬住牙不放過任何一場戲和鏡頭。我們有300多個場景,除了四個場景是搭建的,其他全部是實景改造,工作量比常規的兩三部劇還大。32集的戲兩個組加一起拍了200多天,很不容易。但是所有的演員都明白,要想拍一個好東西出來,一定是要花這個精力,要拍到滿意為止。大家這個狀態,作為導演來講,我很幸福?!?/span> 節奏和懸念的平衡是制作重心 談到禁毒題材劇,傅東育認為,敘事節奏和懸念設置的平衡是制作的重心?!侗昊稹返拈_篇劇情就“迷惑”了不少觀眾,人物關系錯綜復雜、正邪難辨,案件的進展也撲朔迷離。傅東育解釋:“以前大家在電視上看劇,劇情過了就過了,沒法回看,那節奏就要慢一點、情節也要淺顯一點。但現在的觀眾基本上是用電腦、手機在看劇,是可以隨時拉動進度條的,他們是跟著劇情行進的同時在進行著自己的創作和分析。因此,拍攝這類題材更要分析觀眾,剛開始要讓觀眾自己猜誰是壞人、是不是‘黑吃黑’、其中是不是套中有套,節奏上要跟觀眾‘斗心眼’?!?/span> 傅東育介紹,在《冰雨火》后期制作時,為了達到滿意的效果,曾以前六集的剪輯做嘗試,剪出了不下五個版本?!拔覉猿值氖牵还苣膫€方案,節奏必須以觀眾觀劇時的心理節奏來設置。懸念怎么放、放多少、讓觀眾猜多少、觀眾能接受到什么程度,這是我要判斷的。我希望我們的劇不能倍速看,如果都開倍速,就說明劇是有水分的?!?/span> “我個人希望能夠在類型化和情節上更好一點?!睘榇?,傅東育在創作《冰雨火》時有三個嘗試。首先,《冰雨火》的核心主題仍然是展現禁毒警察的奉獻精神,但動作戲分量更重,占比不低于25%,以追求類型化的表達。其次,“如何更好地構建懸疑感”是他常常思考的問題,即在合理的前提下,使劇情的懸疑感和反轉性更強。最后,人物的表達要足夠豐滿,不能扁平化、臉譜化。傅東育表示:“我關注的是每個角色是否足夠鮮活,不管是正面角色還是反面角色,是不是可以讓觀眾動情,觀眾是不是會被帶入情緒,能不能通過情感的傳遞讓觀眾愛上這個劇。因為,說到底,不管什么類型的劇,都是在說人的故事?!?/span>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