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里約熱內盧8月24日電 (記者畢夢瀛)8月24日,中國第17期援圭亞那醫療隊隊長段云飛利用當地有限設備,成功完成圭亞那首例腹腔鏡下肝段切除術,這成為圭亞那肝臟微創手術新的里程碑。 腹腔鏡下肝切除手術已在全世界各大綜合醫院逐步開展,其優點是創傷小、術后恢復快,但手術風險高,要求操作者熟悉肝臟解剖,并具有扎實的腔鏡操作技能、強大的心理素質等。而圭亞那的肝臟外科尚處于起步階段。接受手術的是36歲的女性患者馮海德,因上腹部不適經檢查被診斷為肝臟惡性腫瘤。 在段云飛主持下,當地醫生與醫療隊影像科張永成主任、麻醉科卜曉萱主任多學科討論,決定進行腹腔鏡下肝段切除術。該項手術技術難度大、風險高,當地醫護缺乏經驗,并且沒有超聲刀和能量平臺等先進裝備。在卜曉萱控制低中心靜脈壓后,段云飛利用導尿管阻斷第一肝門,用電凝鉤由淺入深離斷肝臟組織,肝斷面細小的脈管用鎖扣夾夾閉,較粗的管腔則利用中國捐助的腹腔鏡直線切割閉合器離斷。手術歷時2小時,失血少于100毫升。 到場祝賀的圭亞那醫學會主席拉姆巴蘭表示,此次手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圭亞那肝臟外科水平短時間內大幅提升,一舉進入微創時代,當地醫生獲益匪淺,為圭亞那患者創造了更多更好的選擇。 |
2022-08-26
2022-08-26
2022-08-26
2022-08-26
2022-08-26
2022-08-26
2022-08-26
2022-08-26
2022-08-26
2022-08-26
2022-08-26
2022-08-26
2022-08-26
2022-08-26
202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