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日電 (記者申佳平)“今年以來,原材料工業呈‘V’形發展態勢、低于工業總體水平運行,但產品價格已逐步回歸合理區間。鋼材、銅、鋁、水泥、平板玻璃等大宗原材料價格均在達到去年歷史最高點(銅價為歷史次高)后有所回落。”9月2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的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馮猛介紹,8月第4周,螺紋鋼、銅、鋁、水泥、平板玻璃價格分別較去年最高點下降33%、17%、23%、28%、38%。 “原材料工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基礎性產業,也是制造業最上游產業。”馮猛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始終把穩生產、保供給擺在突出位置,積極落實促進工業穩增長一攬子政策,強化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努力保持原材料工業穩健運行。 一是強化運行調度和監測預警。建立原材料工業“日周月季年”運行監測體系和19種大宗原材料供需“紅黃藍”預警機制,構建268家原材料“白名單”企業調度和服務體系,確定23家重點聯系企業,加強風險研判和產品供需預警。研究制定重點行業保運轉穩運行方案,指導企業減輕疫情沖擊影響。 二是推動重點行業穩產保供。實施重點化肥企業最低生產計劃,保障春耕、“三夏”等備肥生產任務。全力確保消殺產品、預灌封注射器等抗疫重點物資及關鍵原材料增產保供。建立重點原材料價格部門聯動監測機制,引導碳酸鋰、稀土等重點產品價格回穩。 三是發揮“三個協同”作用,加強產業鏈產需對接。加強行業協同,推進有色金屬冶煉、硫磺企業與化肥企業,打造利益共同體。加強上下游協同,推進氖、氪、氙等稀有氣體企業與電子特氣企業開展戰略合作,支持鋰資源、鋰鹽、電池材料等企業與動力電池企業合作,推動鋼鐵企業和重點行業建立長協機制。加強區域協同,促進20個省份供銷系統與化肥企業對接,解決區域性缺肥難題。圍繞建設全國大市場,協調重點物資暢通。 馮猛指出,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進一步強化運行監測預警和大宗原材料生產保障,為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提供支撐。 |
2022-09-02
2022-09-02
2022-09-02
2022-09-02
2022-09-02
2022-09-02
2022-09-02
2022-09-02
2022-09-02
2022-09-02
2022-09-02
2022-09-02
2022-09-02
2022-09-02
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