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訊(記者韓軒)9月10日是北京民族樂團成立七周年的日子。今年,樂團和其創建的附屬少兒打擊樂團、附屬少兒彈撥樂團和附屬青年愛樂國樂團“大團圓”,在中山公園音樂堂共同上演了一臺《我還是最愛我的北京》音樂會。 “今天的音樂會就是一場歡樂的聚會!”正如北京民族樂團團長李長軍所說,這場音樂會充滿熱鬧和溫馨的氣息。率先登臺的是附屬少兒打擊樂團的成員,最小的團員還沒有一面大鼓高,但演奏起《黃河船夫》的樂曲卻像模像樣,讓觀眾沉浸在打擊樂的力度與黃河船夫的號子中。 隨后,附屬少兒彈撥樂團登臺上演《花兒與少年》《精衛填海》等保留作品。在附屬少兒彈撥樂團演奏箜篌的劉芮彤今年只有13歲,已隨樂團多次登臺,“我學習的是箜篌,學校或者其他樂團很少需要我的樂器,所以能加入少兒彈撥樂團我特別高興。”劉芮彤說。 在北京民族樂團常任指揮張鳴的執棒下,附屬青年愛樂國樂團(簡稱“北青愛”)也盛裝登臺,這是一批來自社會各界的愛樂者,有人從事科研工作,有人從事教育工作,還有來自媒體的記者、編輯,一起上演《春華秋實》《豐年祭》等作品。音樂會的最后一首作品是《我還是最愛我的北京》,北京民族樂團及三個附屬樂團百余人登上舞臺,演奏出熟悉的旋律,在大團圓的場面中,奏出對北京的熱愛。 “我看北青愛的演員們排練時有點緊張,就跟他們說,你們是非職業樂團,在保證音樂水準的基礎上一定要開心,享受音樂,我組建這個樂團,就是為了讓愛樂的人聚在一起開心玩音樂。”李長軍說,北京民族樂團成立以來,隨著樂團辦演出、走基層,他發現北京市民中熱愛音樂的人非常多,基數十分龐大,但他們近距離接觸職業樂團的機會不多,于是,北京民族樂團逐步組建多個附屬樂團。 李長軍說:“普及高雅藝術和傳統文化要帶動市民全民參與,作為市屬院團,我們為北京市的愛好者提供平臺,讓他們傳承民族音樂,也為增強文化自信出一份力。” 背景 2015年9月10日,北京市屬文藝院團增加了一個新成員。北京民族樂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全國第一家用企業方式組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職業民族樂團誕生。7年來,樂團面向社會各界非職業的國樂愛好者組建“附屬青年愛樂國樂團”,面向熱愛彈撥和打擊樂的少年,組建“附屬少兒打擊樂團”“附屬少兒彈撥樂團”,為各年齡、各領域熱愛民族音樂的北京市民,提供音樂的舞臺。 |
2022-09-13
2022-09-13
2022-09-13
2022-09-13
2022-09-13
2022-09-13
2022-09-13
2022-09-13
2022-09-13
2022-09-13
2022-09-13
2022-09-13
2022-09-13
2022-09-13
20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