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實干為要。” 中國行動匯聚發展合力 橫跨小斯通灣,連接大陸與半島——2022年7月26日,承載了克羅地亞數代人企盼和夢想的佩列沙茨大橋正式通車。克羅地亞總理普連科維奇說,大橋通車實現了將克羅地亞南北領土連為一體的夙愿。通車儀式當天,不少當地居民駕船來到大橋附近海面,音樂、歌聲和歡呼聲響徹小斯通灣。 “村里的旱稻栽培從無到有,大片荒地變成金燦燦的稻田”——巴布亞新幾內亞東高地省戈羅卡鎮菲尼圖古村村長托尼這樣說。到2021年1月,中國援助巴新菌草和旱稻技術項目專家組已經為種植戶開辦了10期菌草和旱稻種植技術培訓班。 “當前,老撾正在全力開展扶貧脫貧,致力于擺脫欠發達狀態,十八洞的成功實踐給老撾提供了十分寶貴的經驗。”——2019年,本揚在給十八洞村村民的回信中這樣寫道。2018年6月2日,應邀來華訪問的時任老撾國家主席本揚結束在北京的行程后,率老撾代表團馬不停蹄地趕赴湖南十八洞村實地考察,探尋“精準扶貧”經驗。 長期以來,中國秉持普惠包容、共同發展理念,幫助發展中國家建設了一大批基礎設施、開展大量技術合作,推動發展中國家民生改善,讓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全球發展倡議提出短短一年來,已開始落地生根。 在今年6月召開的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上,習近平主席宣布中方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的重要舉措,包括把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級為“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深化全球減貧脫貧合作、成立全球發展促進中心、建立全球發展知識網絡等。 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發布了包含32項舉措的成果清單,覆蓋全球發展倡議涉及的八個重點領域,包括成立全球減貧與發展伙伴聯盟、發起“促進糧食生產專項行動”、建立國際疫苗創新與研發合作聯盟、推動建立全球清潔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建立全球森林可持續管理網絡、舉辦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舉辦全球發展倡議數字合作論壇,以及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萬個研修研討名額等。 “中國將再向非方提供10億劑疫苗,其中6億劑為無償援助”;“中方愿在未來3年再向東盟提供15億美元發展援助,用于東盟國家抗疫和恢復經濟”;“中方倡議建立中國—中亞五國電子商務合作對話機制,并適時舉辦中國—中亞國家產業與投資合作論壇”……一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國際場合做出推動各國發展的切實承諾。東盟國家、太平洋島國、非洲國家、拉共體及中亞國家等紛紛在有關文件中表示歡迎和支持全球發展倡議。 國際智庫席勒研究所專家理查德·布萊克認為,時至今日,戰爭、饑荒和西方經濟強權導致的災難還在不少地區持續出現。“中國沒有空談,而是通過實際行動證明了一條嶄新路徑。” |
2022-09-22
2022-09-22
2022-09-22
2022-09-22
2022-09-22
2022-09-22
2022-09-22
2022-09-22
2022-09-22
2022-09-22
2022-09-22
2022-09-22
2022-09-22
2022-09-22
202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