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兩年,頂尖團隊匠心打造 民族歌劇《僑批》集聚了業界頂尖的藝術家——中國音樂家協會顧問、中國鐵路文工團原總團長、一級作曲家孟衛東擔任作曲,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京劇院院長、一級編劇王勇擔任編劇,中央戲劇學院原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廖向紅和國家大劇院原副院長、北京舞蹈學院原副院長鄧一江擔任導演,中央歌劇院常任指揮、中央音樂學院博士后、青年指揮家朱曼與青年指揮家樊潔分別擔任樂團指揮及合唱指揮,另外還邀來國家一級舞美燈光師周正平、知名舞美設計師丁丁、知名服裝設計師崔曉東等藝術家助陣,青年歌唱家呂薇、李揚、董斌、李步凡主演。 2021年春,中共珠海市委宣傳部、珠海演藝集團決定啟動民族歌劇《僑批》的創作。同年7月,演藝集團組織主創團隊前往珠海唐家、江門等地采風。在參觀江門五邑華僑博物館時,早期華工乘火船漂洋過海的兇險情形、異國他鄉的凄苦情景,給主創們帶來了巨大沖擊。 主創團隊在北京、珠海召開數次策劃會議,編劇王勇根據史料提煉加工,數易其稿,反復修改;作曲孟衛東緊扣劇情,將音樂與唱詞融為一體;導演廖向紅牢牢把握民族歌劇的特點和優勢,將劇中人物的大義大愛進行了生動呈現。 大氣磅礴,意蘊深刻余韻悠長 民族歌劇《僑批》以一封僑批為核心設置人物、結構全劇,“僑批”與“大?!备挥胁煌南笳饕馓N?!皟S批”是家書,是銀信,是連接家鄉與萬里之外他鄉的紐帶,是承諾、信義的象征。一封百人簽名的“僑批”是海外華僑愛的傳遞,展現了華工的苦難、鄉愁與家國情懷,他們的善舉、義舉也是中華民族講信譽、守承諾的重要體現;大海是生路,是屏障,是難以主宰的命運象征。 在音樂風格上,該劇深沉、大氣、厚重、抒情,音樂特色及主題非常鮮明——以廣東音樂為基調,有濃厚的嶺南音樂特點。流暢動情的旋律抒發人物情感,渲染人物情緒;獨唱、重唱、合唱等多種演唱形式架構本劇,增強人物的行動性、戲劇性;配器運用了多種民族樂器。 在舞臺呈現上,該劇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地域特點,以大海為主要空間形象,遵循寫意的美學原則,創造了大氣、空靈、詩意的空間。虛與實的場景設置、物理與心理時空的交錯并置,將人物內心世界外化、詩化,帶給觀眾更強的內心沖擊。 《僑批》是珠海演藝集團成立短短兩年半時間里打造的首部歌劇作品,7月3日在珠海大劇院試演后,藝術顧問團隊參加了專家研討會,與主創團隊一起為劇目的進一步提升建言獻策。經過3個月的再次打磨,將于10月4日正式亮相的該劇在舞美及多媒體設計上更加突出廣東元素,劇情設置則更加強調人物內心的沖突與人物關系的矛盾,在主題上也更加凝練提升。相信這部創作歷時2年、凝聚了200余名演職人員心血的歌劇,將在廣州大劇院震撼演繹僑批背后“愛祖國、愛家鄉、愛親人”的雋永情愫。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