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24日電 題:在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擔當——寫在2022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開幕之際 新華網 李函林 南海之濱,萬泉河畔,千帆競發,盛會將啟。 11月25日,以“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為主題的2022年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如期而至。裝點一新的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靜待四海賓朋。 年年如約的博鰲之諾,是企業家凝聚遠見卓識、堅定發展信心的生動縮影,更是企業共享發展機遇、實現互利共贏的重要見證。未來4天,八方賓朋將以攜手同行的姿態共謀發展,揮寫交融發展的嶄新篇章。 共謀發展新平臺 譜寫共贏新樂章 2022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是一場特殊的海濱之約。七年時光,這個旨在聚焦時代課題、凝聚發展共識的盛會已成為中國企業家交流合作的“連心橋”,見證了共識的凝聚與合作的深化。 “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順應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亟需凝聚共識、力量和勇氣,提振信心再出發。 如約將至,眾多企業家翹首以待。 ——規模越來越大,企業家赴約共襄盛舉。 如期舉辦的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正迸發蓬勃生機。云集政、商、學界重量級嘉賓,與會的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達千家,資產總額逾20萬億元。 “論壇的價值不僅體現在人、理念和行動方面,更要發出有價值的‘博鰲聲音’。”論壇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說,這將是一組全方位、立體式的企業家交流活動,為政府機構、企業家、專家學者提供相互傾聽、交流意見、建言獻策的平臺和機會。 ——內容日益豐富,論壇焦點引領發展方向。 創新、綠色、數字是本屆論壇的關鍵詞。論壇將緊扣時下熱點,采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探討當前形勢下企業創新發展的方向和前景,探尋破解難題的能量。各界期待與會嘉賓提供思想碰撞和創新啟示,作答現實之問、時代之問,助力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據介紹,為期4天的論壇包括開幕式及學者分享會、主論壇,企業ESG發展論壇、中國文化經濟發展論壇、中國城市產業發展論壇、碳達峰碳中和高峰對話、新國貨品牌創新大會、美好人居峰會、中國新消費發展大會、博鰲科技創新大會、中國金融發展高峰論壇等40余場分論壇。 論壇期間,還將舉辦新華社經濟智庫專題調研會,以及木蘭悅享薈、ESG優秀案例展、中國汽車行業公益盛典、品牌推介會、文化交流、健康跑、冠軍友誼賽、音樂紀錄片攝制、無人機空中秀等10多場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 ——“朋友圈”越來越大,影響力與日俱增。 “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是一個溝通交流、相互學習的一個非常好的平臺。”連續多年參加論壇的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說,通過論壇,高通能認識到更多行業的朋友,擴大了朋友圈的范圍,在5G賦能千行百業的大背景下,這讓高通受益頗多。 不僅“老朋友”堅定赴約,“新朋友”也紛至沓來。“可持續的能力,代表了企業的未來領導力。”首次參加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的伊利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裁潘剛將分享在推動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經驗做法。 據介紹,論壇除了搭建高端交流平臺,還致力于項目對接、合作簽約、品牌推介、新品發布等,讓參會企業找到實實在在的商機,持續提升獲得感。 共享發展新機遇 培育增長新動能 增企業活力、強創新動力、解發展難題,始終是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多年來不變的核心話題。 “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四個“新”字,不僅昭示著中國經濟發展的廣闊空間和巨大潛力,也清晰指明了企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和路徑。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為598.8,比上年增長35.4%。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創新引領作用持續顯現。”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近日指出,我國產業升級步伐加快,產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對經濟的帶動增強。 新,意味著廣闊機遇,昭示著無限潛力,是企業搶占先機、制勝未來的突破口。近年來,參會企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在變革浪潮中下好創新先手棋,才能掌握發展主動權。 “過去4年多時間里,紅旗品牌從年銷4700多輛上升到年銷30萬輛。”多次參加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的中國一汽黨委書記、董事長徐留平說,中國一汽自主品牌研發投入強度從2017年的1.1%提升到2021年的6.4%,紅旗品牌研發投入強度達15%左右,處于行業前列。 企業因“變”而新,產業因“新”而活。新能源領域的探索,展現了中國汽車行業在轉型升級道路上的“彎道超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說:“電動汽車作為新興產業已領跑全球。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354.5萬輛,占世界的近60%。今年繼續延續高速增長態勢,上半年國內零售260萬輛,同比增長1.2倍。” 在改革創新上早人一招,謀劃發展上先人一步,就有可能讓更多戰略性新興產業煥發新動能、闖出新天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新引擎、添加新動能。 “數字化能力,是企業創新發展的基礎能力,也是面向未來最確定的趨勢。”與會企業波司登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高德康說,我們開展全鏈路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以實時、智能、高效的數據驅動打通前端銷售、中端庫存與后端供應鏈生產的流程,實現15天柔性快反供應鏈新模式,讓好賣的貨不缺貨、不好賣的貨不生產。 “黨的二十大,堅定了企業家發展的信心,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打開了成長的空間。”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有關負責人說,各界需要關注新業態、新技術、新趨勢,為破解發展難題、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理念和新思路。本屆論壇上,經濟學家、企業家將深入探討,努力作答時代之問。 啟航新征程 抒寫發展新故事 雖已走過萬水千山,仍需跋山涉水。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今年10月份國民經濟數據顯示,隨著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力落實穩經濟各項舉措,國民經濟延續恢復態勢,發展韌性繼續彰顯。 “從下階段看,盡管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國內經濟恢復面臨不少挑戰,但是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物質基礎雄厚、市場空間廣闊、人力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的基本特質也沒有變。”付凌暉說。 越是挑戰在前,越要聚力同行。如何繼往開來,攜手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讓企業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有所作為、大有作為,是企業家需要回答的時代命題。 保持定力,增強信心,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是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關鍵。 “我一直對中國經濟的中長期增長態勢抱有信心。我們的經濟雖然短期挑戰巨大,但我相信這些挑戰可以克服。”姚洋說,根據他的觀察,中國經濟在過去四十年里呈現出十年為期的周期性變化,經濟有起落是正常現象,不要把短期變化當作長期趨勢。 “我對實體經濟的發展充滿信心。”又一次來到博鰲尋求思想碰撞的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堅定看好消費背后蘊藏的強大動力,“中國有14億多人口的內需大市場,把內需市場的潛力發揮出來,經濟的增長、企業的發展都是可以持續的。”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首先要把‘實’的出發點放在發展信心上。”在企業家潘剛看來,黨的二十大再次強調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是對民營經濟的鼓勵與肯定,也是厚愛與期待,“讓我們投資興業更有信心,生產經營更有干勁,謀劃目標更有底氣。”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企業要抓住時代機遇實現更好、更快發展。”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佐宏說,民營企業就要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要主動融入發展大局,聚焦主業,開拓創新,增強企業自身的免疫力。 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謀求高質量發展正在為中國企業提供新機遇。 “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將激發企業家的發展干勁,增強發展信心。”論壇相關負責人說,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將進一步引導企業家以產業報國、實業強國為己任,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當前的風險挑戰,增強發展信心。 凝聚共識,匯聚信心;同心合力,和衷共濟。 萬泉河邊,天高海闊,啟程遠航正當時。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會場外,萬泉河一路奔騰,匯入一望無際的南海…… |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