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風》演繹女僑眷參加革命的紅色故事。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 龔小莞 圖/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提供)12月8日、9日兩個晚上,歌仔戲《海邊風》在閩南戲曲藝術中心接連上演。這部新編大型歌仔戲由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創排,講述了生活在廈門沙坡尾的僑眷阿蘭命運多舛,最終覺醒參與中共地下黨活動,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這是歌仔戲首次演繹女僑眷參加革命的紅色題材,清新簡約的舞臺設計、回歸傳統的唱腔韻味、充滿閩南特色的布景服裝等,都讓這部紅色作品顯得親切有味。 《海邊風》是2018年度福建省地方戲曲扶持專項資金資助項目、2021年度福建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重點劇目。《海邊風》的編劇、廈門優秀青年劇作家林志杰說,廈門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用作品抒寫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是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在創作《海邊風》時,他希望用新語境、新視角講述廈門革命的故事。經過十多稿的修改,該劇最終以大海、鳳凰樹為舞臺意象,重構革命敘事,激活了人們對英雄的再想象,刻畫了一群美麗善良堅韌的閩南女性形象。 在二度創作上,導演吳茲明也下了一番苦功。他通過表演、視覺傳達和音樂表達來講述這個故事。如劇中夢境呈現,借用了意識流表現手法,虛實閃現,符合劇情和人物心理,又增加了人物的無奈和悲慘。同時,舞美設計林志斌根據歌仔戲劇種的特點,以生活化、樸質、空靈的舞美樣式貫穿《海邊風》整劇的演出。 該劇在細節上也頗為講究。服裝設計曾育妮擷取“海草”為形象種子,以阿蘭為代表的村婦大襟衫上施用繡花、壓立體線條等工藝,勾勒出一群命如海草漂泊卻依舊頑強抗爭的閩南婦女群像。隨著人物的情緒發展,主人翁的服裝色彩也不斷變化。 |
2022-12-12
2022-12-12
2022-12-12
2022-12-12
2022-12-12
2022-12-12
2022-12-12
2022-12-12
2022-12-12
2022-12-12
2022-12-12
2022-12-12
2022-12-12
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