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家門口就能吃上可口的飯菜,還有健康服務中心守護“最美夕陽紅”;老舊小區“改”出居民滿滿幸福感……在江西各地社區里,一件件可觸可感的民生實事,帶來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勾勒出“幸福江西”的生活圖景。 托起家門口的幸?!跋﹃柤t” 近年來,江西圍繞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推進以社區嵌入式養老院為重點、以日間照料中心為補充并延伸至家庭的社區養老服務骨干網建設,著力滿足老年人就近就便、原居安養的養老服務需求。 “奶奶,您是來測血壓血糖嗎?咱往里邊走?!鄙橡埵袕V豐區橫路社區的工作人員朱浩剛上班,就碰上了83歲的潘細香。只見他熟練地操作起健康智能一體機,幾分鐘后便出具了檢測數據。橫路社區是典型的老齡化社區,2021年建成的居家養老健康服務中心,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開展普惠式健康體檢。 在南豐縣琴臺路社區的“智慧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幾位老人正在室內擺著沙盤,屋內不時傳來歡聲笑語。當地引進專業養老團隊運營,以互聯網科技為依托,為老人提供健康檢測、緊急救援、生活照料等項目。 “這里的飯菜很符合我們的胃口?!蹦喜涢_區南天金源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里正享用午餐的胡志達說,這里不但“吃”出了家的味道,還提供各種文化娛樂、日間照料等服務,“子女都很放心”。吃飯不便在安??h也曾一直是老年人群體的煩心事。如今,安??h創新打造的“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模式,為老年人創辦了集“自助餐、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幸福食堂”。 “早上6:30-7:30打太極拳;晚上7:30-8:30舞秧歌……”走進石城縣銅鑼灣小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墻上的宣傳欄里寫滿了老年人文體活動安排。 在南昌紅谷灘區鳳凰花園社區,“快樂銀發隊”志愿者們發揮“以老助老”的作用,開展每天一次問候電話、每周一次上門探望、每月一次家庭聚會活動,為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提供家人般的陪伴。 江西省民政廳的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間,全省新增城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3671個,讓數以百萬計的城市老人實現了在家門口養老。 老舊小區“改”出居民新生活 江西城鄉有計劃地對老舊小區實施改造,使老舊小區實現了美麗蛻變,讓“老居民”樂享到了“新生活”。 吉安縣陽光華庭小區,道路寬闊,綠植錯落有致,車輛停放有序。住在這里的李晴說,改造之前,院子里車輛亂停堵塞道路,大家隨意養雞養鴨,“改造后感覺像住進了一個新小區。” 萍鄉湘東區居民陳德鈞同樣感受到了“改”出來的幸福感。湘東區是贛西工業重鎮,部分建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舊小區設施老化、環境差。陳德鈞居住的工礦小區,隨著污水管網改造、瀝青路面鋪設等一項項施工的完成,“不僅搬走的20多戶又搬了回來,還增加了不少新住戶?!?/p> 為做好老舊小區住房改造“后半篇文章”,蘆溪縣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契機,加快實現物業服務全覆蓋,并指導老舊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鼓勵居民參與管理,監督物業服務,打造了可持續發展的社區治理模式。撫州東鄉區也聚焦老舊小區配套設施破損老化、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引進國企物業公司接管,構建了物業管理新模式,推進標本兼治的長效管理機制。 這些小區的嬗變,是江西老舊小區改造的縮影。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數據顯示,僅2021年,全省完成老舊小區住房改造11.02萬套?!笆奈濉逼陂g,江西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6243個,涉及160.87萬戶群眾。 “小社區”書寫社會治理“大文章” 城鄉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江西各地積極探索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多元參與,推進社區基層治理協同共治。 在南昌市青山湖區站東街道鐵六社區每月一次的居民議事會上,記者看到,社區、物業公司和社區業委會代表們圍繞老年食堂的選址、服務配套問題熱烈討論。今年,站東街道把基層黨建與小區物業有機融合,打造了“紅色物業”社區管理機制,通過居民議事會實現小區治理“事務共管、難題共解、活動共辦”。 同樣打造了“紅色物業”的,還有南昌市青云譜區洪科社區。為讓社區管理者“從群眾中來”,讓具體事“辦到群眾中去”,洪科社區的黨委書記兼任了物業公司黨建指導員,物業公司派黨員兼任社區黨支部副書記。社區還開發了掌上智慧平臺,對群眾“一鍵上報”的訴求及時解決,群眾滿意度超過99%。 黨建“一子落”,治理“滿盤活”。為全面破解城市社區管理難題,宜黃縣構建了“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黨員中心戶—城區居民”四級架構,做到“一對N”聯系全覆蓋;針對老年人安全問題,萍鄉安源區打造了“區委—街道黨委—社區黨總支—安源紅鄰里之家—網格員”五級網格服務,通過視頻監控、感應測溫儀等智慧終端設備,實時跟蹤掌握老人日常動態。 在共青城市,茶山街道建立了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三駕馬車”社區治理機制,打造以“紅管家、紅課堂、紅馬甲、紅驛站、紅托管、紅商圈”融合的“茶山紅”黨建品牌。“‘茶山紅’形成了組織帶黨員、黨員帶群眾、群眾帶群眾的治理新貌,讓社區居民成為社區治理的主角。”共青城市委書記盧治軒說。 記者了解到,江西在城市基層治理中,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網格—樓棟—單元”治理體系,已組織9600多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近55萬名在職黨員參與社區治理,讓黨的基層陣地成為了服務凝聚群眾的溫馨家園。(記者黃書波;參與采寫:巫堅、熊煥明) |
2022-12-13
2022-12-13
2022-12-13
2022-12-13
2022-12-13
2022-12-13
2022-12-13
2022-12-13
2022-12-13
2022-12-13
2022-12-13
2022-12-13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