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昨天在深圳開幕,天津展團精彩亮相。本屆文博會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商務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貿促會、廣東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聯合主辦。 立體化展示“融合、發展、創新” 天津展區在展覽展示和空間布局上,以“融合、發展、創新”為主題,充分運用5G+AI+線上線下互動先進技術,通過文字、圖片、視頻、實物、網絡直播、專業人員現場講解等多種形式,全方位、立體化呈現我市近年來的文化改革發展成就、文藝高峰作品和文化市場企業產品,描繪了天津文化強市建設的美好藍圖和發展前景。 在天津展區,“天地人和、津彩呈現”八個大字熠熠生輝,表達了天津文化順天時、應地利、求人和的發展理念和不拘一格、創新發展、精彩無限的文化品格。 文化改革發展區以海河傳媒中心持續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為主題,以津云新媒體集團建設為中心發展戰略,介紹海河傳媒中心在聲、屏、報、網、端形成門類齊全、全媒體融合的宣傳格局,聚焦內容建設、技術自主、直播發展,重點介紹了海河MCN(網絡紅人孵化機構)創作體制機制和獨特生產模式。 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成果展區聚焦天津北方演藝集團立足自身實際,主動面對疫情之下演出市場的危機和機遇,推出大量線上作品和文藝短視頻,積極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市民生活。 出版事業發展成果展區展示了天津出版傳媒集團堅持“為人民出好書”的宗旨,推出了《海邊春秋》《江山如此多嬌》等好書,同時有效整合旗下資源,堅持好書“走出去”,講好天津故事。 在互動展區,未來電視、新經典文化、完美世界、天津大行道漫畫、天津融美文化等細分領域特色企業競相到場,展示企業特色產品和服務,同時借助展會平臺,積極開展業務洽談,尋求合作發展機會。 文創產品讓文物“活”起來 文物“活”起來展區,亮點突出,津味兒濃厚。天津博物館、自然博物館、國家海洋博物館、張學良故居、楊柳青畫社、泥人張彩塑工作室、“益德成”聞藥等都帶來了特色展品,文化底蘊深厚,津沽韻味十足。 以往陳列在場館里的文物以形式新穎的文創產品“走”進展區、“走”進人們的生活,讓觀眾得以近距離沉浸式體驗文化之美。首次亮相文博會的國家海洋博物館展示了11類文創產品,形式多樣,極具設計感和實用性。藍鯨生態紀念幣正面以藍鯨為主體,海洋生態為背景,一只藍鯨朝著啟明星的方向躍出海面。石墨藝術鉛筆盲盒的產品造型以鯨魚、海豚、鯊魚等海洋生物為主,細節精美。通草水彩畫明信片以10類標志性通草水彩畫作品為藍本設計制作而成,內容有船舶、花鳥魚蟲、市井風情等。 天津博物館近年來深入挖掘館藏文物資源、特色展覽及天津城市特色,將歷史故事與當代設計相結合,相繼推出了太保鼎卡通系列、百年天博系列、太保鼎系列、雪景寒林系列、花鳥圖系列、十二花神系列、紅色記憶系列等多種文創產品,涉及網絡科技、旅游、家居、教育、益智、非遺、服飾、食品等領域,既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天津獨特的城市歷史文化風韻,又符合當下大眾的審美需求并兼具實用性及功能性。 此次亮相文博會的玉壺春瓶系列文創產品既有屏風、青瓷杯、金銀幣、復制工藝品等展示、收藏類文創產品,也有冰箱貼、發光棒棒糖、四季本等具有實用價值且受年輕人喜愛的產品。為避免“千館一面”,天博將文創產品與文物有機融合,“梅上綾羅”真絲睡衣、《月顏花語》十二花神手霜、蝙蝠紋磬銀飾等產品憑借新穎的設計頗受歡迎。(張帆) |
2022-12-29
2022-12-29
2022-12-29
2022-12-29
2022-12-29
2022-12-29
2022-12-29
2022-12-29
2022-12-29
2022-12-29
2022-12-29
2022-12-29
2022-12-29
20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