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評 在菲律賓臭名遠揚的“塑料之城”巴倫蘇埃拉市,一位當地居民抱怨道:“晚上的空氣讓人窒息,雖然天氣炎熱,但我們睡覺時不得不關上窗戶,用薄毯捂住鼻子。” 環境污染和潔凈的加拿大,看起來兩者毫無關聯,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此次COP27峰會聚焦的議題之一就是非法塑料垃圾販運,那么,是時候來回顧一下加拿大和菲律賓之間長達六年的“垃圾爭端”。 24/7 Tempo在2019年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加拿大是全球人均產生垃圾最多的國家--每年約36.1公噸。這么多垃圾都去哪兒了?該研究指出:2013年至2014年,加拿大Chronic Plastics公司向菲律賓出口了100多個據稱裝有可回收塑料的集裝箱。然而,菲律賓海關發現,集裝箱中并非可回收塑料,而是大量的生活垃圾、塑料瓶、塑料袋、報紙甚至用過的成人尿布。加拿大和菲律賓都是《巴塞爾公約》的締約國,該公約要求出口國在接收國拒收的情況下必須收回垃圾廢物。然而,多年來加拿大一直無視菲律賓敦促其收回垃圾的要求。 某些國家只顧一己私利,卻不顧他國死活。截止2017年11月,運至菲律賓的集裝箱中至少有26個已被清空,這些垃圾被掩埋在卡帕斯市的垃圾填埋場。當加拿大人盡情享受著海風、綠地和花香時,菲律賓人面對的卻是燒熔塑料時所散發的陣陣惡臭。滲入土壤、水和食物的有毒化學物質不僅會對環境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還嚴重危害公共衛生安全。 多年來,加拿大政府一直承諾要運回這些垃圾,卻并未采取任何行動,直到時任菲律賓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表示已經忍無可忍。2019年4月,杜特爾特在記者招待會上發出最后通牒,稱如果加拿大政府在5月15日之前不采取行動,他將“向加拿大宣戰”,并親自送回集裝箱。然而,加拿大再次無視了菲律賓的要求。5月16日,菲律賓召回駐加拿大外交使節 。2019年5月30日,剩余的69個垃圾集裝箱終于被運回加拿大溫哥華——這是菲律賓追求尊嚴和正義的一次振奮人心的勝利。 然而,加拿大向發展中國家出口垃圾的行為遠未結束。盡管加拿大政府聲稱將采取行動,但與國內垃圾處理成本相比,政府對向海外運送非法垃圾的公司征收的罰款微不足道。因此,所謂的“行動”不過是加拿大政府推卸責任的“空頭支票”。根據美國耶魯大學發布的2022年全球環境績效指數,加拿大排名第49位,而菲律賓排名第158位。看看排名49的加拿大對排名158的菲律賓做了什么! 這一案例并非個案。幾乎所有發展中國家都成為了發達國家的“垃圾場”。東盟國家是美國、日本、德國和英國最大的塑料垃圾進口國。土耳其接收了歐盟67%的黑色金屬廢料出口。墨西哥、薩爾瓦多和厄瓜多爾成為美國塑料垃圾的新接收國。2017年至2019年,英國向斯里蘭卡非法運送了263個集裝箱的醫療生物廢料,包括“醫用抹布、繃帶,甚至尸體部位”。 在談及將非法出口到馬來西亞的3,300噸垃圾運回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時,馬來西亞前環境部長楊美盈表示,“馬來西亞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公民,同發達國家的公民一樣,有權享有清新的空氣、干凈的水、可持續的資源和潔凈的環境。即使我們是一個小國,也不應該被發達國家欺負。” 在COP27峰會上,發展中國家一致發出強有力的聲音:生活在150多個國家的67億人民已經受夠了,我們要求公平正義。 接下來,就看發達國家怎么做了,但他們真的會采取行動嗎? |
2023-01-13
2023-01-13
2023-01-13
2023-01-13
2023-01-13
2023-01-13
2023-01-13
2023-01-13
2023-01-13
2023-01-13
2023-01-13
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