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 新年伊始,中國外交部長秦剛首次出國訪問,于1月9日至16日到訪埃塞俄比亞、加蓬、安哥拉、貝寧、埃及和非盟總部、阿盟總部。這是中國外長連續33年選擇非洲作為新年出訪的第一站,再度印證中非深厚的傳統友誼。 友誼源遠流長,“中國是值得信賴的伙伴” 在此行首站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埃塞俄比亞總理阿比表示,中國外長將埃塞俄比亞作為就任后首次出訪的首站,充分彰顯了兩國的深厚友誼和雙邊關系的重要性。 在最后一站埃及首都開羅,埃及總統塞西說,埃中友誼歷史凝結,牢不可破。愿同中國加強國際和地區事務協作,推進阿中、非中合作。 中國外長新年首訪必往非洲的外交傳統可以追溯至1991年。當年1月,時任外交部長錢其琛訪問埃塞俄比亞、烏干達、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四國。此后,這一傳統即便在新冠疫情嚴重期間也從未中斷,彰顯出中非友誼的特殊地位。 中非友誼源遠流長,源于雙方相似的歷史遭遇和發展狀況。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中國和非洲歷來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是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 中非友誼更植根于長期的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誕生不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盡管面臨各種困難,仍不遺余力支持非洲國家追求民族獨立和解放事業。1971年,在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幫助下,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此后,中非關系不斷深化,特別是2013年中方提出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利觀的十年來,在中非領導人共同引領和推動下,中非關系取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邁入構建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 1月11日,非盟委員會主席法基在中國同非盟第八次戰略對話上指出,在非洲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斗爭中,中國同非洲站在一起;在非洲加快發展振興、更多參與國際事務的努力中,中國同非洲站在一起。 埃及外交事務委員會主任伊扎特·薩阿德說:“非洲國家普遍認為,中國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伙伴,(非洲國家)對中非合作滿懷信心。” 合作碩果累累,“來自中國的合作總是受歡迎” 近年來,中非關系發展碩果累累。新世紀之初,中非合作論壇正式成立,并由此成為中非開展集體對話的重要平臺和務實合作的有效機制。近十年來,中非進一步攜手共建“一帶一路”,為雙方合作注入新活力。 肯尼亞非洲政策研究所首席執行官彼得·卡戈萬加認為,中國真心誠意幫助非洲發展,這從中國對非盟《2063年議程》發展目標的支持中就能看出來。 中國幫助非洲切實惠及民生。2000年以來,中國在非洲修建了超過6000公里的鐵路、6000公里的公路、近20個港口、80多個大型電力設施,援建了130多個醫院和診所、170多所學校、45個體育場館、500多個農業項目。得益于一個個項目的落地,非洲人民越來越多感受到合作與發展帶來的紅利。 中國幫助非洲并非出于一己私利。秦剛在同法基共同會見記者時指出,非洲是一塊崛起的大陸、希望的沃野,充滿生機和活力。沒有非洲的和平與發展,就沒有世界的穩定與繁榮。 中國幫助非洲推動中非情意交融。薩阿德說,在新冠疫情暴發之初,眾多非洲國家紛紛向中國表達慰問和支持。而當疫情在非洲大陸肆虐之時,“中國以及中方的慈善組織也都為非洲控制疫情提供幫助。” 從道路相通到情意相融,中非合作帶來的成果看得見、摸得著,為促進非洲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展現了中非關系的成色和中非友誼的底色,得到了非洲國家和人民的贊譽。正如薩阿德所說,“來自中國的合作,總是受歡迎的、可信的”。 法基說,我們珍視中方為非洲一體化、互聯互通、自貿區建設提供的強有力支持,期待同中方一道,攜手推進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建設。(記者:喬本孝、李言、彭夢瑤;編輯:張代蕾、王申) |
2023-01-17
2023-01-17
2023-01-17
2023-01-16
2023-01-16
2023-01-16
2023-01-16
2023-01-16
2023-01-16
2023-01-16
2023-01-16
2023-01-16
2023-01-16
2023-01-16
202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