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11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昨晚,夢想新聲音·第十四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秀會在福州新區落幕。經過兩個多小時的交流切磋,肖威龍(廈門理工學院)、陳妤蒨(臺灣世新大學)、紀羽柔(臺北市立大學),三名來自海峽兩岸的電視主持新人脫穎而出,獲得“最佳新秀”榮譽。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秀會“最佳新秀”肖威龍(中)、陳妤蒨(右)、紀羽柔(左) 東南網記者陳楠攝 兩岸青年重聚夢想舞臺 隨著防疫政策的調整優化,本屆新秀會告別“云端”連線,重返線下交流。作為兔年開春的一場兩岸青年面對面交流盛會,前來現場的包括臺灣電視主持人、專家、主持新秀,以及往屆“最佳新秀”蘇子朋。2019年,蘇子朋在第十一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秀會榮獲“最佳新秀”。此后,他連續兩屆擔任新秀會臺灣分會場主持人。“重返舞臺有‘三動’,激動、感動和心動。飛機落地的那一刻,便想起了2019年初來大陸時的激動心情。后疫情時代的再次相聚讓人感動,自然也對這場新秀會充滿期待。”蘇子朋表示。 新秀會前夕,來自大陸17個省(市、自治區)與臺灣地區的54名兩岸電視新秀以才藝會友,在三場交流會中講述個人與福州新區的不解之緣,在模擬主持活動中體驗新聞評述、主題演講、出鏡主持、即興演講等播音員主持人相關業務,為兩岸新秀提供了專業學習、展示風采的舞臺。兩岸青年不僅證明了自己、肯定了自己,也收獲了一份跨越海峽的友誼。 “我能感覺到,我們之間有一種共好的感覺,就是‘你好,我就會好’。”經過三天交流,臺灣新秀紀羽柔對大陸的陌生感逐漸消弭,“在來之前會擔心,大陸的學生是不是比較會競爭,相處不那么融洽。但來了之后發現,大家聊起來都很舒服,約好有機會去對方省份走走。” 暌違三年的面對面活動,大大拓寬了環節設計的可能性。作為新秀前輩的蘇子朋,也提及了現場交流的必要性:“大舞臺所帶來的壓力、刺激以及同各省區新秀的交流,其實是很寶貴的經歷。如果只像往年一樣設置臺灣分會場,就缺少了兩岸青年激蕩思想、交流切磋的機會。”例如,本次新秀會在第二輪“紅藍對抗”階段設計了自由辯論題型,辯手需主動拋出問題進行攻擊或抓住對方漏洞進行防守,雙方有來有往、銜接緊密,其節奏強度是線上交流所無法實現的。 “面對面交流有利于促進兩岸同胞特別是青少年群體的情感認同和心靈契合,為兩岸融合發展凝心聚力,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積累正能量。”中國視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范宗釵說。 搭起交流互鑒之橋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既被寄予厚望,也要賦予成長力量。本次新秀會邀請兩岸五位業界大咖作為指導老師: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春妮;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周宇;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學院教授李洪巖;臺灣著名主持人唐從圣;臺灣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專任教授溫偉群。 為拓展兩岸新秀的交流合作空間,新秀會對第一輪“新人說新區”的規則進行創新,以小組合作賽形式替代原先的單一對抗形式。24位新秀分為4組,分別圍繞“福州新區”的數字經濟、特色產業、濱海文旅、人文歷史進行自我介紹,既要闡述個人故事、解讀在地特色,又要溝通團隊表達,保證內容完整。 當青春新潮遇上古韻福州,精彩紛呈的故事引得指導老師們稱贊連連。曾經三次擔任新秀會指導老師的唐從圣表示:“新秀們的內容都經過精心設計——名字、省份、背景結合各方面資訊,我覺得都很精彩。從整體上看,大陸新秀的口條普遍非常好,思維邏輯都很清楚,而臺灣的選手內容比較即興,比較擅長情感表達。要在這兩者進行取舍,大概是我擔任新秀會指導以來最難的一屆。” “新秀們抽到題目之后,要在短時間內反應出來是很不容易。我相信,表現優秀的同學一定是針對各方面的素材進行長期涉獵。”臺灣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專任教授溫偉群評價。 進入最后一輪的即興演講,四位新秀通過現場大屏幕抽簽決定演講順序及內容,根據提供的故事開篇完成講述。在這一輪里,來自廈門理工學院的肖威龍展現出豐富的知識儲備。 如果有一盞小桔燈,你想送給誰?“我們都在想,要將小桔燈送給誰,但從來沒有想過‘TA’指一個群體。”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春妮對肖威龍的答案感到驚喜。他將冰心先生筆下象征光明與希望的小桔燈送給少年英雄紀念碑下的每一位少年,希望微弱的燈光能夠照亮他們,并以此為由勉勵大家相信光亮、相信希望。“情理之中,但意料之外。他給出這樣一個答案,所以你會為他擊節叫好。”春妮表示。 |
2023-02-13
2023-02-13
2023-02-13
2023-02-13
2023-02-13
2023-02-13
2023-02-13
2023-02-13
2023-02-13
2023-02-13
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