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記者 王立彬)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等3個重要生態空間確權登記實現登簿,作為我國山水林田湖草沙“戶口本”的自然資源登記簿首次亮相。 記者1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首批登簿的重點區域是我國生態功能重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空間: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我國第一批設立的國家公園,是我國最集中、類型最多樣、保護最完整、連片面積最大的大陸性島嶼熱帶雨林;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重要的世界自然遺產、國際重要濕地;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山東省第一個森林生態類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經過十年探索,首批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完成登簿,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成果,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建設提供了產權支撐,有利于厘清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監管者及其責任,解決所有權人不到位、所有權邊界模糊、權益不落實等問題,助力重要生態空間的分類施策、生態保護和有效監管。 經國務院授權,3個重點區域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履行主體為自然資源部。受自然資源部委托,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的所有者職責代理履行主體為海南省人民政府,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江蘇省人民政府,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山東省人民政府。 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改革任務,2016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辦法(試行)》和試點方案,在全國12個省份部署開展試點;2019年,自然資源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暫行辦法》,2020年出臺操作指南,在全國全面實行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制度。 |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
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