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安理會8日表決通過一項涉蘇丹制裁問題決議。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臨時代辦戴兵在表決后作解釋性發言闡述中方立場。 安理會當天以13票贊成、2票棄權的結果通過第2676號決議,將協助安理會蘇丹制裁委員會工作的專家小組授權延長至2024年3月12日。俄羅斯和中國投了棄權票。 戴兵說,安理會自2004年起對蘇丹達爾富爾實施制裁,目的是結束達爾富爾爆發的武裝沖突,幫助蘇丹重回和平穩定。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蘇丹過渡政府與反政府武裝于2020年簽署朱巴和平協議,聯合國-非盟達爾富爾混合特派團于2020年底結束授權從達爾富爾撤出。這些積極進展表明,達爾富爾局勢已經根本改善,安理會對蘇丹施加的制裁已經過時,理應根據形勢發展予以解除。維持對蘇丹的制裁不僅在政治和安全上站不住腳,而且限制了蘇丹政府的安全能力,對其在達爾富爾維護穩定、保護平民、打擊犯罪產生了負面影響。 戴兵說,決議草案核可了兩項調整制裁的基準。這看上去是為解除制裁制定的路線圖,但實際上既不現實、也不可行。中方和一些成員最初提議討論制定基準,旨在為盡快解除制裁創造條件。但過去兩年安理會的討論讓我們感受到,有關成員無意解除制裁,反而想通過設定永遠無法達標的基準讓制裁措施永久化。執筆國提出的決議草案并沒有解決在這方面的關切。 戴兵指出,近年來,安理會制裁機制的爭議性日益引發關注。制裁是聯合國憲章賦予安理會的重要工具,原本目的是為政治解決有關問題創造條件,但在實踐中卻越來越成為外交努力的替代品,甚至成為一些國家政治施壓的手段。個別成員還濫用執筆國地位,把國別立場強加于安理會。所有這些情況本不應該發生,更不應該繼續。中方再次呼吁對現有安理會制裁機制進行全面評估,制定明確可行的退出標準。安理會要對有關制裁進行定期審查,一旦達到標準,就應及時調整或解除。應該利用此次對蘇丹制裁的討論,認真思考如何采取措施改進安理會制裁的設計和執行。 |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