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莫斯科3月21日電 (記者榮翌)數據顯示,2022年,俄羅斯學習漢語在校生人數達11.3萬,創歷史新高。近日,記者走進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孔子學院的漢語課堂,現場感受俄羅斯“漢語熱”。“你好,中國!”“中國和俄羅斯是好朋友!”面對鏡頭,孔院學生們熱情地用漢語打招呼,讓記者倍感親切。 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孔子學院是莫斯科第一家孔院。該院俄方院長塔拉斯·伊甫琴科從事漢語研究和教學,十幾年如一日。一幅幅國畫和書法作品,一張張中俄學生共度傳統佳節的照片,一本本兩國專家合作編寫的漢語教材……穿過走廊,處處透著中國元素。 “這是包餃子,這是我們的茶藝課,這是孩子們畫的國畫,這是太極拳表演……”伊甫琴科對著墻上照片和作品,向記者介紹孔院活動。“很多人都認為孔院主要是教授漢語課程,我覺得不限于此。語言是溝通的橋梁,但我們希望更系統地展現中國文化面貌,讓學生多方面體驗中國文化。”除了上課,伊甫琴科還組織學生們學習書法和國畫、共度新春佳節、聆聽儒學講座,讓學生全方位感知中國文化。“也許這些畫和書法達不到專業水平,但學生們有這個意愿去了解中國文化,這非常可貴。”伊甫琴科指著一幅書法作品說,“這幾個字就飽含了中國智慧,所以不僅是學習技法,更是在感受中國古典文化精神內涵。” 通過視頻“云游”北京胡同,俄羅斯青年分享俄羅斯文學童話故事,中國學生介紹手機支付、中國電影,中俄專家學者講述中國脫貧攻堅的非凡歷程、解讀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該院“漢語線上體驗營”活動留下了許多精彩瞬間。“漢語體驗營”是該院的傳統活動。每年夏天,報名體驗營的俄羅斯學生飛往中國,參加為期兩周的文化交流,學習商務漢語課程,和中國學生交朋友,體驗美食烹飪、傳統手工藝等項目。疫情期間,學院將體驗營搬到線上,開設6期專題講座,組織中俄青年交流會,“云端”交流有聲有色。 “近年來,俄羅斯民眾學習漢語的熱情十分高漲。”據該院中方院長張瑞介紹,2022年,該院共開設71個教學班,學員人數750人,比2021年增長了34%,尤其是零起點學員人數較去年增長了130%,創下了該院招生人數新紀錄。 這幾天,張瑞和伊甫琴科正在為下個月即將舉辦的“漢語橋”莫斯科賽區比賽奔忙。張瑞告訴記者,該院今年將承辦“漢語橋”中文比賽莫斯科賽區選拔賽,她和伊甫琴科以往每年都擔任比賽評委。為了更好推廣漢語教學,他們還開展漢語本土教師和高端口譯人才培訓,參與漢語教學課程設計。 隨著中國優化調整防疫政策,兩國人員往來和人文交流蓄勢待發。“學生們都盼著今年暑假能去中國參加夏令營!”張瑞說。 |
2023-03-22
2023-03-22
2023-03-22
2023-03-22
2023-03-22
2023-03-22
2023-03-22
2023-03-22
2023-03-22
2023-03-22
2023-03-22
2023-03-22
2023-03-22
2023-03-22
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