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的材料回收實驗室拍攝的“黛西”拆解的手機零部件(3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劍梅 攝 實驗室技術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全球多數電子垃圾的回收主要采取“通用方式”,即先將它們切碎成小塊或“錘式粉碎”,再按大小、屬性、輕重等將材料分離。因缺乏精確性和針對性,回收率較低,并常發生“向下循環”,即原本高等級、高質量的材料,回收后只能用于制造低檔產品。簡言之,傳統回收技術傾向于對所有電子垃圾使用相同流程。 這是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的材料回收實驗室拍攝的“黛西”拆解的手機零部件(3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劍梅 攝 為創新回收技術,蘋果公司10年來持續研發回收機器人。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研發的初代“利亞姆”以“幾乎是逆向組裝”的方法拆解iPhone5,每拆解一部需時12分鐘,“證明了拆解iPhone手機流程可以自動化”。2016年5月,二代“利亞姆”問世,能將iPhone6拆解成8套目標組件,拆解時間從12分鐘變成11秒。 初代和二代“利亞姆”都只能拆解單一型號手機。因此,蘋果公司研發“黛西”時設定的首要目標是“更通用”。“黛西”由4個主要模塊組成,分別負責分離手機外殼、拆卸電池、取出所有螺絲、將各組件從手機中移除。如今,“黛西”已能將23種iPhone機型拆分為15套目標組件,其視覺識別和傳感器的應用允許混批處理,并能處理彎曲零部件、碎屏等情況。它回收的鋁可直接用于制作蘋果產品的鋁合金外殼,實現了更精確、更清潔和更高質量的材料分離。 |
2023-04-17
2023-04-17
2023-04-17
2023-04-17
2023-04-17
2023-04-17
2023-04-17
2023-04-17
2023-04-17
2023-04-17
2023-04-17
2023-04-17
2023-04-17
2023-04-17
20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