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 題:谷雨時節春耕忙——各地加快春耕春播生產見聞 新華社記者 雨生百谷。當前我國春耕進入關鍵時期,水稻移栽、大豆播種、小麥春管……田間地頭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記者在湖南、黑龍江、安徽等產糧大省看到,各地農業工作者和農民一起勤勞作、動腦筋,努力為全年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應農時 田間忙 “現在正是移栽的好時節,秧苗舒服人不累。”在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罐頭嘴鎮保南村,向東農機合作社負責人黃小平正站在田埂上,指揮一臺插秧機將育好的水稻秧苗移栽進農民大田。他告訴記者,這幾天,當地溫度維持在20攝氏度左右,不僅有利于秧苗返青,大家勞作時也不會覺得太累。 今年,漢壽縣落實早稻生產面積58.8萬畝,黃小平要幫農戶“代插代拋”早稻秧苗5萬畝。從4月15日開始,他手下的200多臺拋秧機和插秧機全部出動,以每天5000畝的速度不停作業。“省時省工效率高,所以今年找我的人特別多。”黃小平說,一個多月以來,他“接了不下1000個預約電話”。 在位于黑龍江省七臺河市的北大荒集團北興農場有限公司,一臺臺播種機在田間穿梭。今年,北興農場大豆種植面積25.85萬畝,采用氣吸式播種機配套大馬力機車,在保證大豆播種深度、均勻度的同時提升了大豆播種速度,每臺套每天可完成300余畝大豆地的播種任務。 北興農場有限公司科技研發中心主任段連臣介紹,今年農場采用“三五”早播技術和精密管理方式,使大豆播期較往年提前了10天左右,為大豆搶積溫、促高產夯實基礎。“從4月上旬起,符合條件的地塊就陸續開始播種。如果天氣條件合適,‘五一’之前春播就能完成。”他說。 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截至4月18日,全國已春播糧食1.6億畝,完成意向面積的17.3%,同比略快。分作物看,早稻播栽近七成,中稻已育秧近七成。薯類播栽過四成,春小麥四成半,春玉米過一成,春大豆完成8.3%。 調結構 提品質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入推進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作為我國最大的優質大豆生產和供給基地,黑龍江積極在穩面積、提單產上下功夫。 在黑龍江省綏化市綏棱縣,向榮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萬畝耕地已經完成打壟,再過幾天就要開始播種。“今年向榮村要種8316畝大豆,比去年增加了1000多畝。”合作社理事長劉峰說,“我們采用壟上三行密植的新方式,也就是在1.1米寬的壟上密植3行大豆,這樣可以更合理地利用壟上面積,而且有助于抗倒伏、提產量。” 在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許堂鄉邰莊村,一臺自走式打藥機的機械臂不斷向麥田噴灑藥劑。這是種糧大戶劉正宏為預防病害、保證小麥品質進行的“一噴三防”作業。 劉正宏今年種植了620畝優質單品種專用小麥。“以前田里種四五個小麥品種,收麥時不同品質的小麥混雜在一起,賣不上價。現在不同了,種一個優質品種,不僅質量有保證,價格還上去了。”他解釋,優質單品種專用小麥更符合面粉企業的特定加工需求,價格隨行就市。去年他種優質麥每畝地溢價近200元,整體收益較種植普通麥提高了12萬元左右。 阜南縣自2018年開展品牌小麥基地建設,播種面積如今已占到全縣小麥播種面積一半以上。記者從阜南縣農業農村局了解到,近年來當地根據市場需求調整農業供給端種植思路,全面落實品牌小麥標準化生產技術,實行統一供種、統一耕種、統一防治、統一機收、統一銷售的“五統一”模式,經過對萬畝示范片和鄉鎮整建制推進品牌小麥的測產,發現品牌小麥畝產增加31.8公斤,農戶畝均增收95.4元。 強春管 保豐收 在湖南省益陽市沅江市農業農村局采訪時,記者發現辦公樓里工作人員不多,留守值班的種植業股股長徐良志告訴記者,大家這幾天都下鄉指導農民去了。 “前期氣溫低,最近氣溫又有所回升,溫差加大會增加綿腐病和立枯病發生的風險。”徐良志說,往年為減少病害發生可能,農業部門會指導農民在浸種時對種子消毒。今年,為進一步提高秧苗存活率,他們配制了特殊藥劑,在秧苗長成“兩葉芯”時進行噴灑。 “你看這個秧苗葉片肥厚、根系發達,說明長得非常好。”沅江市瓊湖街道保民現代谷物種植合作社負責人王劍良前段時間在農業專家指導下,給秧苗噴灑了這種特殊藥劑。“折合下來,每畝秧田只多了10塊錢成本,可以說是花了小錢辦了大事!”王劍良說,過兩天他就要給移栽秧苗施肥。 記者了解到,今年春耕開始后,湖南省農業農村廳專門抽調148名業務骨干,組成74個小組,奔赴全省14個市州,下鄉進村對農民進行春管培訓和服務。 在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徐圩鄉,盛世興農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尚躍正在田頭指揮工人們開展小麥赤霉病防治飛防作業。“今年我有3萬畝托管麥田要開展防治,預計兩三天就能飛防一遍。”他說。 赤霉病被稱為“小麥癌癥”,往往“可防不可治”。懷遠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梅長軍介紹,今年懷遠縣組織了包括鄉鎮農技站長及部分種糧大戶等在內的80余人,參加小麥赤霉病防控現場會,配備20萬臺電動噴霧器,統防統治日作業能力達20萬畝。 記者從安徽省植物保護總站了解到,截至4月17日,全省已防治小麥赤霉病2971.11萬畝次,占需防治面積的33.77%。其中,統防統治面積2704.88萬畝次,占已防治面積的91.04%。(記者周勉、水金辰、金地、于文靜;參與采寫:唐鐵富) |
2023-04-20
2023-04-20
2023-04-20
2023-04-20
2023-04-20
2023-04-20
2023-04-20
2023-04-20
2023-04-20
2023-04-20
2023-04-20
2023-04-20
2023-04-20
2023-04-20
20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