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記者范思翔)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僑務工作情況的報告24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審議。報告顯示,我國將強化為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將為僑服務納入國家公共服務規劃,發揮各級政府對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兜底責任,為僑胞和歸僑僑眷提供普惠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務。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陳旭在報告中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方和有關部門全面貫徹黨和國家僑務工作方針政策和涉僑法律法規,緊緊圍繞國家發展大局,密切與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聯系,大力推動海外僑胞參與我國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深化為僑服務各項舉措,僑務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報告顯示,全國創建了約1000家社區僑務工作示范點,設立“僑之家”“僑胞之家”等為僑服務平臺,不斷夯實為僑服務的基層力量,打通為僑服務“最后一公里”。我國還深入開展僑商維權工作,組建“為僑資企業服務法律顧問團”,打造依法維護僑商合法權益專業組織,推動協助解決糾紛爭端,為僑商安心投資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針對當前僑情呈現出一系列新情況、新特點、新趨勢,報告指出,下一步,我國將依法維護僑益,推進為僑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涉僑身份認定制度、推進華僑身份證件便利化應用等政策措施,積極回應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合理利益訴求。結合海外僑胞跨境特點和實際需求,推動將為僑服務納入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積極推廣“互聯網+僑務工作”,推進政務服務“網上辦”“掌上辦”等線上服務,實現涉僑政務服務規范化、便利化、數字化。 |
2023-04-25
2023-04-25
2023-04-25
2023-04-25
2023-04-25
2023-04-25
2023-04-25
2023-04-25
2023-04-25
2023-04-25
2023-04-25
2023-04-25
2023-04-25
20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