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近日發布《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顯示,包括純電動車型和混合動力車型在內,2022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超過1000萬輛,預計今年再增長35%,有望達到1400萬輛。這意味著全球電動汽車在整個汽車市場中的份額已從2020年的不到5%上升到2022年的14%,并有望在今年進一步增加到18%。 近年來,在各國優惠政策扶持和推動下,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呈快速增長態勢,中國電動汽車表現尤為亮眼。電動汽車產業的加速發展,不僅引領汽車行業重大變革,也推進交通領域持續低碳轉型。 電動汽車銷售呈快速增長態勢 《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指出,目前全球絕大多數電動汽車銷量集中在3個主要市場——中國、歐洲和美國。2022年,中國市場占到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的60%,目前全球已售出的電動汽車一半以上在中國。同年,歐洲和美國的電動汽車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15%和55%,歐洲新銷售汽車中電動汽車占比超過1/5。 其他地區的電動汽車銷售也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22年,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等6個東南亞國家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超5.1萬輛,較2021年增長約219%。以該地區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泰國為例,去年該國電動汽車銷量實現翻倍。在南亞地區,2022年印度的電動汽車銷量也增長兩倍多,市場份額上升至1.5%。在拉美地區,2022年智利市場上共有95種電動汽車新車型在售,新登記的零排放和低排放汽車數量同比增長106.2%。智利全國汽車協會預計,2023年智利注冊電動汽車數量將超過1.2萬輛,同比增長84%。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基于現有政策和汽車行業目標,全球電動汽車2030年銷售份額展望已增加至35%。在中國、歐盟和美國,到2030年電動汽車占總汽車銷量的平均份額預計將上升到60%左右。 “電動汽車是正在迅速興起的全球新能源經濟的驅動力之一,它為全球汽車制造業帶來歷史性變革。”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表示。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正推動全球交通領域加速低碳轉型。據國際能源署的報告,2022年,電動汽車讓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凈減少約8000萬噸。預計到2030年,汽車電氣化將使全球石油需求每日削減至少500萬桶。 多重措施促進電動汽車消費 近年來,各國出臺的一系列扶持和優惠政策是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以東南亞為例,自去年起,泰國政府為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提供每輛2200美元到4800美元不等的補貼。印尼政府也為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提供每輛約5300美元補貼。馬來西亞政府宣布,2023年底前免征電動汽車進口稅和消費稅,2025年底前對組裝進口的電動汽車免征銷售稅。 英國《金融時報》的文章表示:“面對汽車行業的減排趨勢,各大汽車制造商也大力投資零排放汽車,無論是電動汽車還是氫動力車型。”一些知名車企已陸續推出各自的電動汽車轉型計劃:大眾集團將在2035年前在歐洲停售燃油車;到2030年,寶馬在歐洲將有至少50%的車型是純電動汽車;到2030年,奔馳將在條件允許的市場只銷售純電動汽車;福特和通用等汽車制造商承諾,到2040年,推動實現在全球范圍內只銷售零排放汽車。 電動汽車制造商紛紛加大研發力度,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品牌選擇。統計顯示,2022年全球可選擇的電動汽車型號數量達到500種,是2018年的兩倍多。一些車企還制定計劃將在未來推出更多經濟車型。大眾集團宣布,計劃于2025年在歐洲市場推出售價在2.5萬歐元以下的緊湊型純電動汽車,在2026—2027年推出售價低于2萬歐元的純電動汽車。 旺盛的市場需求對電池生產和產業鏈也帶來積極的連鎖反應。據國際能源署統計,全球已宣布的電池生產項目足以滿足到2030年的電動汽車需求。同時,電動汽車的配套設施也在不斷完善。根據法國全國電動汽車發展協會的最新數據,法國境內可用充電樁數量已超過10萬個,且每月新增3000至4000個,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40萬個。新加坡政府從2021年7月開始為公寓等提供純電動汽車公共充電樁補助金,計劃到2025年,全國近2000個組屋停車場的充電樁數量將提高至1.2萬個;到2030年,全國的充電樁將增至6萬個,其中4萬個設在公共停車場,2萬個用于私家配備。 中國車企助力交通脫碳轉型 近年來,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加大投入力度,市場不斷發展壯大,中國已成為全球電動汽車領域的領跑者。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今年1至4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分別達229.1萬輛和222.2萬輛,同比均增長42.8%,市場占有率達27%。另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達67.9萬輛,同比增長1.2倍。今年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出口24.8萬輛,同比增長1.1倍。 近日,中國品牌五菱新能源車Air ev亮相第四十二屆東盟峰會,50輛五菱專用車為參會代表團提供通勤服務,受到廣泛關注。5月,長城汽車在馬來西亞市場重點推出3款新能源汽車車型。比亞迪、哪吒汽車、上汽集團近期也分別宣布在泰國開工建設海外乘用車生產基地和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生產基地。上汽集團泰國公司總經理趙鋒表示:“新能源產業園區的建設將為泰國向綠色低碳社會轉型提供有力支持。” 在歐洲,比亞迪純電動大巴足跡已遍布當地100多個城市。去年9月,中國動力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在匈牙利的工廠項目正式啟動;蔚來汽車在匈投資建設的蔚來能源歐洲工廠首座換電站也正式下線。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長西雅爾多表示,汽車制造是當地支柱產業,吸引中國投資對匈牙利經濟來說至關重要。 中國電動汽車企業積極助力拉美地區交通脫碳。正在改造擴建的長城汽車巴西工廠預計將于明年正式啟用,專門生產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預計未來每年產能達10萬輛,直接創造2000個工作崗位。比亞迪去年在墨西哥投放1000輛純電動出租車到網約車平臺。自2018年11月首批100輛中國產電動大巴運抵智利以來,宇通、比亞迪等多家中國汽車企業已經累計向智利交付數百輛純電動大巴。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氣候變化協調員古斯塔沃·馬涅斯表示,交通運輸行業產生的溫室氣體,占拉美整體排放量的20%。中國車企正以獨特技術和環保理念帶動拉美交通系統升級,助力當地交通運輸領域加快脫碳進程。 |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