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莫斯科/基輔6月7日電 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6日遭破壞后決堤,造成至少1.6萬人無家可歸,還可能威脅扎波羅熱核電站安全。俄羅斯和烏克蘭均指責對方實施了破壞行為。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之為“人道、經濟和生態的巨大災難”。德國總理朔爾茨稱大壩被毀“標志著沖突進入新維度”。中方表示嚴重關切,呼吁保持最大克制。 這座水電站被毀為何后果如此嚴重?請看新華社記者從莫斯科、基輔等地發回的報道—— 這座水電站為何重要? 卡霍夫卡水電站位于赫爾松州新卡霍夫卡市區附近,是第聶伯河水力發電廠梯級電站位于下游的最后一級,向上游相距約150公里的扎波羅熱核電站供應冷卻用水,為克里米亞地區供水。大壩高30米,長3.2公里,水庫容積18立方千米。 按烏克蘭水電公司說法,水電站機房內部發生爆炸,水電站已被徹底摧毀。據初步預測,由于水位下降,卡霍夫卡水庫可能在4天后失去功能。 大壩決堤后,下游水位上升,數十個居民點受到洪水威脅。新卡霍夫卡相關機構和武裝力量當地時間6日12時起進入緊急狀態,以便開展緊急援助及相關工作。 俄羅斯指認烏克蘭軍隊用“赤楊”多管火箭炮襲擊水電站,導致水閘損毀。烏克蘭方面則指認俄羅斯軍隊破壞了這座水電站。美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羅伯特·伍德6日說,美方目前不確定到底是誰破壞了這一大壩,希望將在未來幾天收集到更多信息。 密切關聯前線局勢 大壩遭破壞一事與俄烏沖突局勢緊密勾連。 近幾天,烏克蘭在多個方向向俄方發起進攻。俄方稱,已打退烏方進攻,并稱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一事是烏方反攻計劃的一部分。 俄軍事專家阿列克謝·列昂科夫認為,烏軍破壞大壩是有計劃的軍事行動,俄軍在第聶伯河左岸的防御工事區等都位于洪水區,將不得不暫時撤離當地,而烏方卻依然可以在右岸保持火力控制。 事發前一晚,烏國防部副部長馬利亞爾說,烏軍在扎波羅熱州中部、巴赫穆特北部和西部、西南部郊區等地向俄軍陣地方向推進了數百至上千米。 但俄國防部長紹伊古6日接受采訪時說,烏軍過去數日集結大量裝備和人力,在不同區域發起攻勢,但均被俄方擊退,且烏方損失慘重。 國際社會擔憂“巨大災難”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6日說,這是“人道、經濟和生態的巨大災難”。他呼吁停止任何針對平民和關鍵民用基礎設施的攻擊。 他說,至少1.6萬民眾已無家可歸,還有成千上萬人的飲水安全遭到威脅。聯合國將采取措施運送飲用水和凈水藥片前往該地。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6日說,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嚴重受損,目前對扎波羅熱核電站安全未構成直接風險,但水位如果下降到一定程度,將不能向外供水,核電站屆時需要依賴其他冷卻水替代水源。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說,對卡霍夫卡水電站被炸感到震驚,破壞民用基礎設施屬于戰爭罪。 中方嚴重關切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6日在安理會緊急審議烏克蘭問題時發言說,中方對卡霍夫卡水電站堤壩決口表示嚴重關切,對由此造成的人道、經濟和生態影響深感擔憂。 張軍說,在武裝沖突中保護平民和關鍵民用設施,是國際人道法規定的一項重要原則。中方呼吁所有沖突當事方遵守國際人道法,全力保護平民和民用設施安全。堤壩決口已經造成洪水泛濫,大量人口需要緊急轉移,超過數萬人飲水可能面臨困難。中方支持聯合國同有關人道組織積極行動,為人員轉移和后續救助全力提供協助。 張軍表示,中方呼吁保持最大克制,避免可能加劇對抗、導致誤判的言行,維持扎波羅熱核電站的安全和安保。 西方繼續火上澆油 烏克蘭危機延宕不止。任由戰火蔓延,不僅加劇痛苦和災難,還會帶來不可預測的重大風險。然而,近期西方國家軍援力度加大,攪動沖突局勢繼續升級。 烏克蘭國際文傳電訊社5日報道,烏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稱部分西方國家已開始或提出幫助訓練烏克蘭飛行員駕駛F-16戰機。烏克蘭準備今年秋冬部署F-16戰機。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指出,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的武器性能不斷提高,甚至開始討論提供射程為500公里或更遠的導彈,這將導致局勢進一步升級。(記者:耿鵬宇、李東旭、陳暢、黃河;視頻:孟菁、尚緒謙、謝鍔、沈浩洋;編輯:王豐豐、孫浩、程大雨、杜逾舸、淡然) |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