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6月20日電 題:“披綠生金”變良田——山西靈石廢棄礦山重生記 新華社記者魏飚 初夏時節,位于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段純鎮的一片廣袤農田里,綠油油的飼用小黑麥隨風搖曳,收割機來回穿梭。參與收割的農機手樊海生說,今年3200畝飼用小黑麥長勢不錯,要抓緊收完然后種植青貯玉米。 站在高處放眼望去,連片的梯田種植著苜蓿、麥草,山坡像是披上了綠色的絨毯。很難想象,這里曾是一片廢棄礦山,過去開采時除了拉煤大車就是漫天塵埃,草木不生,村莊破敗,人口流失。 這片采煤區隸屬于山西梗陽投資集團旗下的靈石鑫源煤業公司,經過十多年的復墾造地,現已造出連片梯田2萬余畝。 設施大棚里瓜果飄香,現代化的牛場陸續建成……負責農業開發的山西靈石天聚鑫源煤業有限公司生態產業項目園區負責人師青海說,采煤區土壤肥力低、土壤質量差,需要種植植物和增施有機肥進行改變。為了確保農作物連片種植,這里的覆土厚度達到2米以上。經過治理造田,從2020年開始,這里成了種植牧草飼料、蔬菜水果和糧食的肥沃土地。 在西紅柿大棚,南坪頭村村民曹霞正在盯著溫控系統。“溫度要保持在26到28攝氏度,濕度大約在60%。”曹霞說,過去這里山是光禿禿的,走在路上腳底下都是厚厚的煤塵,現在不僅環境好了,很多村民還來到這里打工賺錢。 走進櫻桃大棚,一串串如紅色瑪瑙般的果實掛滿枝頭,色彩鮮艷、果香誘人。負責櫻桃大棚栽種的技術員趙友說,目前這里已經建設4座全智能連棟薄膜大棚、2座冷棚和200畝大田,種了5.3萬株“美早”大櫻桃。通過實施高新栽培技術種植和管理,櫻桃掛果期從每年4月持續到7月,市場銷售供不應求。 山野間,一棟棟高標準現代化牛舍整齊排列,里面養殖奶牛2200多頭。牧場技術主管代永才說,這座牧業產業園形成了“種養結合、循環利用”的綠色農業產業體系。“這里種植的優質牧草不僅能喂牛還能涵養土地,奶牛排泄物進行處理后生產成有機肥,可以對現有2萬余畝礦山復墾土地進行土壤有機改良。未來兩年,這里將全部改良為優質有機良田。”代永才說。 從事飼料運輸的霍棟棟是附近村莊的村民,過去在縣城開出租車,每天起早貪黑。如今,在家門口就業,他每月能掙4000多元,收入沒有減少,工作時間卻可以保證“朝九晚五”每天8小時。他說,沒想到曾經讓人們繞道走的采煤區,不僅環境變好了,還能在這里找到工作。 師青海告訴記者,目前,約2萬畝復墾區已經形成設施農業、牧草種植和奶牛養殖三大產業,吸納了周邊60多名村民就業增收,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贏。未來還將整合周邊資源,實現復墾土地7萬畝以及養殖優質奶牛5萬頭的目標。 靈石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藍再昌說,目前采煤區治理已經帶動5個行政村集體經濟年增收約130萬元,1300余戶農民年增收376萬元,通過產業幫扶、就業幫扶等舉措幫助169名脫貧戶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條“龍頭企業+村集體+農民”抱團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