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7月13日電題:內容創新·人機協同·邊界拓展——2023中國新媒體大會“熱詞”觀察 新華社記者白田田、阮周圍、姚羽 7月12日至13日,主題為“融合十年 篤行致遠”的2023中國新媒體大會在湖南長沙舉行。近十年來,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從“相加”邁向“相融”,由“紙媒時代”進入“移動互聯時代”,并正在迎來“智能媒體時代”。在大會上,“內容創新”“人機協同”“邊界拓展”等一連串熱詞,折射出媒體深度融合的新特點、新趨勢。 內容創新:“正能量”收獲“大流量” 從一張報紙到集紙、端、網、號于一體的全媒體平臺,從一天一報到24小時全時傳播,從發行量40萬份到用戶規模超1.1億……在2023中國新媒體大會“省級融媒創新論壇”上,四川日報社社長陳嵐用一組數據直觀說明傳統媒體如何“變身”。這種變化,是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縮影。 在開幕式上,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何平表示,通過十年融合發展,主流媒體的影響力有效提升,主流輿論版圖不斷擴大。這是傳統媒體改革創新之路,是主流媒體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 如今的輿論場,“正能量”持續收獲“大流量”。開幕式現場展示的《創意微政論片丨真理之光》《100秒見證中國創新》《今年我10歲》等一系列精品案例,均是唱響主旋律的現象級產品。 與會人士普遍認為,不論媒體形態如何改變,內容為王的“黃金法則”不變。隨著爆款內容競相出現,主流媒體的版圖不斷擴大,“有了傳播力,才有影響力”。 在“內容創新論壇”上,與會人士縱論“眾聲喧嘩時代,什么才是好內容”。有人講“在場在線在理”,有人言“共情共振共鳴”,歸根結底還是要貼近百姓、踐行“四力”。 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湖南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華立說,媒體深度融合發展要堅持“內容為王”,通過深植文化根脈、把握傳播規律,用受眾喜歡的方式打開內容創新空間,將內容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人機協同:“新技術”催生“新機遇” 設定主題、輕點鼠標,人工智能系統便能自動生成文稿、匹配圖片;無需穿戴設備,即可“進入”虛擬場景,在“數字人”的帶領下置身新聞現場…… 2023中國新媒體大會設置了新媒體技術展區,觀眾在此深切感受到技術變革的風起云涌。以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以及由此產生的人機協同備受關注。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人工智能技術在輔助內容生產、精準匹配用戶等方面開始大顯身手。有的媒體推出全環節人工智能生成的短視頻,腳本和圖像生成、剪輯特效和語音合成等環節均由人工智能制作。 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趙子忠說,在“智能媒體時代”,人機交互提升用戶體驗、多模態大模型驅動全媒體創新發展、“數字人”成智能媒體超級入口等趨勢開始顯現。 面對技術變革的新機遇,各類媒體紛紛加大研發投入、組建專業團隊。芒果TV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盧海波認為,盡管技術替代不了優秀內容團隊的創造力和表達力,但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提高效率,輔助創新,實現人機協同發展。 與此同時,新技術可能帶來的新挑戰,在今年的新媒體大會上也受到熱議。以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為例,價值導向、數據與隱私泄露、虛假信息、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值得研究。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認為,發揮好人工智能對媒體融合發展的驅動引領作用,還需形成系統的規范體系,積極進行基礎設施搭建和技術開發,使人工智能在規范、有序中不斷發展。 邊界拓展:“融服務”創造“新價值” 嗶哩嗶哩黨委副書記朱承銘分享了此前向山西文物保護工作者發放守護包的公益活動案例。他表示,作為新媒體平臺的B站不僅能提供物資裝備支持,還能通過紀錄片、漫畫、主題宣傳片、UP主探訪視頻等形式,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并且參與到文物保護中來。 深度融合背景下,媒體不只是“傳遞信息”,其功能邊界不斷拓展。為此,2023中國新媒體大會首次設立了“媒體+”論壇。除了“媒體+公益”,“媒體+政務”“媒體+服務”“媒體+商務”等模式遍地開花。 比如,財聯社入選首批境內金融信息服務機構,拓展了金融與資本市場的服務功能;新湖南客戶端上線政務、教育、生活、交通等領域45個服務功能;新華社“全民拍”收集消費維權、災后救援等問題,成為社會治理交互平臺。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視聽新媒體中心副主任楊繼紅認為,過去媒體是記錄者、觀察者、監督者、瞭望者,現在新媒體越來越多地接入用戶的生活場景,成為社會生活的服務者、社會管理的助力者,這是媒體融合過程中至關重要的角色轉型。 浙江省安吉縣融媒體中心主任祝青在分享“媒體+”實踐時說,他們不斷推出文創、文產、城鄉治理、民生共富等本地化服務,推動縣級媒體在加強基層輿論引導、便利群眾生活、提升社會治理等方面更好發揮作用。 “‘融服務’創造‘新價值’。”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吳兢說,“媒體+”是一場媒體與黨政部門、人民群眾的“三向奔赴”。 |
2023-07-14
2023-07-14
2023-07-14
2023-07-14
2023-07-14
2023-07-14
2023-07-14
2023-07-14
2023-07-14
2023-07-14
2023-07-14
2023-07-14
2023-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