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9日電 題:從億噸大港感受長江流域經濟活力 新華社記者徐海波、何欣榮、水金辰 15日下午,隨著一聲汽笛,53歲的唐貴軍駕駛著滿載2800噸鋼材的貨輪從安徽省池州港牛頭山港區解纜啟航,向上海駛去。這條航線唐貴軍已經跑了近6年,貨源一直很穩定。 位于長江中下游的池州港自2020年成為長江第15個億噸大港后,已連續3年貨物吞吐量突破億噸。 望著遠去的貨輪,池州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盛錦付說,今年上半年池州港已完成貨物吞吐量超6450萬噸,“對完成今年既定目標任務很有信心?!?/p> 長江貨運數據是反映長江流域經濟活力的重要指標。長江航務管理局數據顯示,今年6月,長江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為1015.3。其中,長江中下游運價指數環比上升。 航運形勢向好,在外貿大港江蘇太倉港能更直觀地感知到。走進太倉港正和集裝箱碼頭,只見塔吊林立,舟船穿梭,一片繁忙生產景象。 太倉港位于長江入??冢?022年集裝箱吞吐量超過800萬標箱,位列長江集裝箱第一大港?!疤珎}港和上海集裝箱港口形成聯動發展?!苯K太倉港口管委會副主任周曉荷介紹,太倉和上海之間開通了“太申快航”,源源不斷的集裝箱從太倉港出發,乘坐水上“穿梭巴士”抵達上海港,再發往全球。 近日,一艘滿載外貿出口貨物的集裝箱輪船從武漢陽邏港駛向上海洋山港,標志著2013年開通的武漢至上?!疤焯彀唷甭撁撕骄€再升級,每周穩定在7個至8個航班,貨柜到港即發,大大縮短貨物流通成本。如今,陽邏港已實現“航運向東入海、班列向西入歐”。 2022年,陽邏港年度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萬標箱,成為長江中上游最大水鐵聯運樞紐。今年5月,“成都—武漢”大件物流新通道打通,西部地區生產的機械設備將從成都、德陽陸運到樂山港再轉水運至武漢,卸船后陸運發往廣東、山西、山東、河南等地,有效縮短了運輸周期。 “陽邏港已成為長江經濟帶中西部地區對外貿易的門戶?!焙备劭诩瘓F董事長涂山峰說,長江黃金水道發揮出“黃金效益”,港口正成為湖北打造國內大循環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樞紐的主力軍。 |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