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8月9日電 題:加快搶修恢復 保障受災群眾生活——黑龍江全力開展抗洪救災 新華社記者黃騰、董寶森、戴錦镕 近日,我國東北地區遭遇強降雨天氣,降雨導致多地農田、城區遭受洪澇災害。面對復雜嚴峻的災情,黑龍江各地第一時間轉移受災群眾,加緊排澇,加快對基礎設施的搶險搶修,全力開展抗洪救災。 及時轉移 安置有保障 “我正在河堤上干活,聽見村里大喇叭喊,回家夾著一件衣服就跑出來了。”在黑龍江省五常市雅臣中學安置點,五常市志廣鄉雙豐村村民李彥君說,第一次見這么大的水,村干部們用微信、電話、廣播喇叭通知各家各戶轉移,沒回應的人家,村干部直接去敲門。 “家里160多畝水稻,全都被淹了。”李彥君說,現在一日三餐都由政府提供,雅臣中學還為安置群眾提供了全新被褥,疾控部門工作人員每天來隨訪,細心的安置讓他多了一絲心安。 黑龍江省延壽縣也受到洪水沖擊。在延壽縣綜合性福利中心安置點,共有床位117張,40多名受災群眾正在食堂內排隊打飯。“一日三餐伙食挺不錯的。”全家都在安置點的李延華說,半夜兩點社區工作人員來敲門讓緊急撤離,這里有被褥和基本的生活用品,能滿足日常需要。 安置點負責人李佳英說,他們還為受災群眾提供雞蛋、榨菜、礦泉水等物資保障,花露水、蚊香、紙巾等生活用品也很充足。 黑龍江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黑龍江省民政部門已經啟動了受災情況日報告制度,實施臨時救助“全省通辦”,先行救助、后補手續,幫助受災困難群眾盡快渡過難關,目前已下撥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3600余萬元。同時,重點關注低保家庭、分散特困供養人員、獨居老人、重病重殘等特殊群體。 農技指導 災后減損保秧苗 針對這次洪澇災害,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近日印發了《洪澇災后農業生產抗災自救方案》和《洪澇災害后主要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指導意見》,對于如何減少洪水造成的農業損失,以及洪水過后各種農作物可能出現的病蟲害的防治,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技術指導。 在黑龍江省尚志市一面坡鎮的一些村屯,記者看到,受洪澇影響,大片玉米、水稻倒伏,萬山村、九江村、勝安村等螞蟻河沿線地區受災較重。尚志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已于6日起下派農技服務小分隊赴各鄉鎮提供抗災技術指導。 在一面坡鎮勝安村,水稻倒伏、葉片沾淤泥。尚志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張劍正在指導村民災后水稻防控。張劍說,根據水稻的不同生長期提供不同的減災農技建議,“指導農民噴施速效葉面肥和殺菌劑等加速秧苗恢復,減少病蟲害。” 加快搶修 全力恢復生產生活 8月5日21時,在黑龍江省海林市沙虎村,一條10千伏農用輸電線的線桿被洪水沖倒,搶修人員涉水趕往現場。“洪水把線桿的土沙堆基沖泡得特別松軟,如果不做好加固,線桿豎起來也還會倒。”負責在現場指揮搶修的國家電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牡丹江供電公司員工龐國超說,他們專門運來大量碎石堆積起來,用于穩固堆基。 “災后農田排澇,離不開電力供應。”牡丹江供電公司搶修隊員劉方明說,他們確保線桿埋一根、立一根、穩一根,保證不“掉鏈子”。 在國道三莫公路長雙路段,多處路面被洪水沖毀,部分區域還有塌方。黑龍江大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公路養護管理處雪鄉站職工羅海生說,接到搶修命令后,與搶險人員連夜用大卡車拉石頭填充路基。“水浪很高,道路邊緣隨時可能再塌方,一車石頭推下去一下就沒影了。” 目前,在大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局址附近,搶險救援仍在繼續,各路救援力量為搶救群眾生命財產日夜奮戰。 |
2023-08-10
2023-08-10
2023-08-10
2023-08-10
2023-08-10
2023-08-10
2023-08-10
2023-08-10
2023-08-10
2023-08-10
2023-08-10
2023-08-10
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