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8月15日電 題:汽車“搖籃”不斷創新向未來 新華社記者許暢、李典 八月,天朗氣清,位于吉林省長春市的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原第一汽車制造廠)廠區內綠意盎然。一汽過完70歲生日不久,廠區內一片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機器轟鳴,貨運車輛穿行于廠區和車間。 這里,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的起點。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車制造廠在吉林長春奠基,新中國汽車工業從此展開。第一輛汽車“解放”、第一輛小轎車“東風”、第一輛高級轎車“紅旗”先后在這里駛下生產線,一個又一個新中國汽車工業史上的“第一”由此誕生。 漫步于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東風大街,來到“第一汽車制造廠一號門”前,映入眼簾的是刻有“第一汽車制造廠奠基紀念”字樣的漢白玉基石,以及周圍斗拱飛檐,碧瓦紅磚,極具美感的棗紅色建筑。 這些一汽早期建筑,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紅房子”。對于一汽人來說,這里不僅是他們生活的居所,更是奮斗和成長的地方,體現了一汽建廠初期“一側生產、一側生活”的勞動場面,也見證著新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巨變。 2018年,第一汽車制造廠被列入首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光陰流轉,擁有70年歷史的老廠區并未被淘汰。多年間,老廠區為滿足現代化生產需求多次翻修,增設了新產線、新設備,升級了新技術,煥發蓬勃生機。 走進模具鉗工馮斌工作的一汽解放沖壓車間,一條條生產線正在高速運轉。據介紹,這座沖壓車間始建于1954年,在第五開間內,一臺年代感十足的老式壓力機引人注目。這臺壓力機1955年安裝于第一汽車制造廠車身廠,1956年7月投入使用,至今已近70年。 最早,這臺壓力機為第一代解放車生產車頭翼子板等產品,現在則用于生產J6等現有車型的內飾板,工作狀態良好。2010年,這臺壓力機進行了符合現在生產工藝的修繕更新。 老設備翻新、自動化改造……雖然解放沖壓車間還在老廠房,但內里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設備、技術在不斷革新。 在距離解放沖壓車間不遠,于2019年完成改造升級的紅旗工廠H總裝車間內,生產線上機械手臂揮舞運作,AGV搬運機器人穿行其間,各生產工序中都有智能機器人的身影。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車間目前智能工位已達80%,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得以躍升。 經過70年發展,一汽已建立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南五大生產基地,擁有紅旗、解放、奔騰等自主品牌和一汽-大眾、一汽豐田等合資品牌,累計產銷汽車超過5500萬輛。當前,一汽正緊跟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等發展趨勢,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驅動企業發展。 |
2023-08-15
2023-08-15
2023-08-15
2023-08-15
2023-08-15
2023-08-15
2023-08-15
2023-08-15
2023-08-15
2023-08-15
2023-08-15
2023-08-15
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