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8月30日電(記者趙鴻宇)“我今年種了15畝玉米,前段時間地里積水超過膝蓋,玉米葉片出現不同程度發黃情況。”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賈宋鎮大會塔村村民王志民說,經過半個多月精細管理,現在玉米生長基本恢復正常。 受冷暖空氣和臺風“杜蘇芮”共同影響,7月27日以來,河北省大部出現強降雨過程,部分農田被淹。為最大限度減輕洪水對農業的影響,河北省根據不同地塊受災程度分類施策,積極通過無人機飛防對受災農田統防統治、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現場講解田間管理方法,指導農戶開展災后生產恢復。 南和區農業農村局植保站站長韓娟說,南和區不少村莊處于大陸澤蓄滯洪區,為確保過水地塊玉米正常生長,南和區利用植保無人機,15天內兩次對全區玉米進行了殺蟲殺菌噴藥作業,盡可能保證玉米正常生長。 保定部分山區縣受此次洪水影響較大,位于太行山區的易縣紫荊關鎮,不少農民在被沖毀的農田上陸續完成了秋季菜的補種。白家莊村村民張鳳英說,她種植的1畝多玉米基本絕產,近期她在農田中撒上了白菜籽,11月的時候白菜就會成熟,“生活總得往前看。” 記者從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河北受災區域農田已補種葉菜等短生育期作物超過4萬畝,通過“以菜補秋”的方法幫助村民止損增收。同時,河北省超過1萬名黨員干部和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一步幫助受災區域的農民開展田間管理。 距離白家莊村不遠的牛崗鄉臺底村,此前通過發展蘋果種植帶動村民增收。然而這次降雨導致50畝蘋果樹被沖壞,剩余的600畝蘋果樹因田間濕度較大,受到病蟲害影響。 為此,河北農業大學的果樹專家們趕到現場,引導臺底村村民積極搶排積水、進行清淤、清理殘枝病果等,并補打植物保護劑,確保果樹生長關鍵期有充足營養攝入。 臺底村黨支部書記牛全江說,洪水過后看著“一片狼藉”的果園,本以為今年會絕收,然而整治之后,大部分果樹已經正常生長。“看到了希望,村民們近期干勁格外強。” 位于太行山區的邯鄲市磁縣,農技專家不僅就長期空氣潮濕容易引起的病蟲害對種糧大戶進行了講解,還根據不同種糧大戶的土地墑情、用肥用藥情況等進行了未來一周的田間管理指導。 磁州鎮黃官營村種糧大戶黃樹強說,他共流轉100多畝耕地,但農田西高東低,有的玉米被水長時間浸泡,有的玉米有病蟲害,不同地塊情況完全不同,這種情況他前所未見。“幸運的是,農技專家每隔幾天都來這指導,目前大部分玉米已經有了起色。” 得益于河北省近年來推行的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今年很多河北受災農民得到了賠償。 雞澤縣雙塔鎮東雙塔村村民栗樹民的4畝玉米因長時間泡水基本絕產,他說,雖然心里不好受,但好在每畝地480元的賠償款已經到賬,基本覆蓋了前期投入的成本。 雞澤縣浮圖店鎮普高村村民張信英說,獲得賠償后,她重新種上了芥菜,四五十天就能收獲,預計每畝地能有700元左右收入,收獲后可以種上晚播小麥,不耽誤第二年糧食生產。 |
2023-08-30
2023-08-30
2023-08-30
2023-08-30
2023-08-30
2023-08-30
2023-08-30
2023-08-30
2023-08-30
2023-08-30
2023-08-30
2023-08-30
2023-08-30
20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