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1日電 (焦磊)當前,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進入新階段,圍繞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城投迎來業務發展的新機遇,城投“換擋升級”也進入重要時期。日前,多位業內人士及專家學者在第十一屆財經中國V論壇暨新城投高質量發展峰會上表示,城投公司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助推器,其轉型應與宏觀經濟發展相結合,“精準調控,靶向施策”成為對處于轉折時期城投公司宏觀調控的新特點。 國鑫發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裁馬曉通表示,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城投面臨著融資難、負債率高、經營模式不清晰、資產回報率低等難題。城投公司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助推器,城投公司如何更好地發展也是各方關注的重要議題。 財達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翟建強認為,立足新的發展階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對中國城投企業轉型升級和規范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資本市場也將會在城投企業轉型升級、實現向新城投的跨越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城投發展與宏觀層面的經濟、政策等因素息息相關。多位與會嘉賓認為,要從政策上在供需兩端發力,盡快釋放增長潛力。 面對經濟需求不振、預期不穩等挑戰,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認為,應啟動短期穩增長、中長期增強發展動能的新一輪結構性改革。具體包括三項內容:一是以進城農村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重點的需求側結構性改革;二是以穩定房地產等既有支柱產業,激發企業家精神,助推新先導產業發展為重點的供給端結構性改革;三是以擴大有效需求、轉換資產負債模式、化解防控風險為重點的資產負債端改革。 “要對中國經濟發展潛力保持信心,直面問題,盡快釋放增長潛力。”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認為,目前中國供給側和需求側具備潛力,短期問題是房地產銷量下降,帶來房地產企業短期融資困難,而長期問題是地方債和廣義城投。 圍繞經濟穩增長和提質結合面臨的挑戰,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認為,從短期看,最關鍵的變量是訂單。訂單是幫助中國經濟走出相對比較困難的狀況、走入良性復蘇軌跡的一個重要變量,走出當前的經濟困難需要需求端和供給側的政策雙管齊下。 處于經濟恢復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期,城投公司如何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因地制宜走出適合于自己的發展道路,實現高質量發展?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原副院長高培勇指出,在高質量發展階段,“精準調控,靶向施策”成為對處于轉折時期城投公司宏觀調控的新特點。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大宏觀政策的調控力度,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努力將宏觀政策的積極或正向作用最大化。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擴張過度,謹防大水漫灌,努力將擴張性宏觀政策的消極或負向效應最小化。 西安開元臨潼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東認為,融資端短期融資目前只能解決短期企業的流動性,在確保防范金融風險的同時,要盡快建立新城投的收益平衡、資金平衡。包括關注如何建立受益者付費的城市服務體系,同時和金融機構通力合作降低平臺企業的整體融資成本和財務風險等措施。 河北省邯鄲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杜獻偉則認為,地方實力和地方經濟發展在某些方面對城投平臺公司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如何帶動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從而促使本地城投平臺公司的發展,將是一個發展方向。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黃希韋表示,對于化解城投債,各個地區需多研究一些好的做法,加大創新融資工具研發;同時各個融資機構要做到有禮、有節、有力、有償。(實習生楊家玨對此文亦有貢獻) |
2023-09-01
2023-09-01
2023-09-01
2023-09-01
2023-09-01
2023-09-01
2023-09-01
2023-09-01
2023-09-01
2023-09-01
2023-09-01
2023-09-01
2023-09-01
2023-09-01
20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