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5日電 (記者李欣怡)受全球貿易大環境的不利影響,今年上半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以美元計同比微降。對此,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主席許寧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內生性決定了雙方貿易活力強、潛力大。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是中國與東盟國家對話合作機制之一。許寧寧談到,今年1-6月,中國與東盟貿易額達4473.3億美元,雖然同比下降1.5%,但中國與東盟貿易額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比重15.3%,上年同期這一比重是14.9%,占比上升0.4個百分點。中國與東盟連續三年互為最大貿易伙伴,今年上半年繼續互為最大貿易伙伴。中國與東盟貿易在中國對外貿易、東盟對外貿易中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 今年1-6月,中國對東盟國家貿易中,出口額排名前三的國家是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分別占中國對東盟國家出口額的25.2%、16.6%和15.3%;進口額排名前三的國家是馬來西亞、越南、印尼,分別占中國對東盟國家進口額的25.8%、21.4%、20.1%。 許寧寧認為,中國與東盟貿易活力強、潛力大,對雙方經貿發展充滿信心。 一是雙方貿易具有比鄰而居的區位優勢和互聯互通的支撐,尤其是雙方經貿互補性強,經濟合作包括貿易投資合作需求增大。 二是中國與東盟及其成員國達成了一系列增進經濟合作的共識。尤其是近10個月來中國與東盟十國中的7個國家發布了《聯合聲明》,其中均強調共同推進貿易投資合作。 三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的制度安排有益于雙方貿易發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已生效實施,為中國與東盟增進貿易帶來利好。 四是中國企業對東盟投資正在增多,投資帶動更多貿易額。由于東盟絕大多數國家產業體系配套性不足,所以中國企業在東盟投資需要帶去相應的機械設備和原輔配套材料,這有益于出口增加。今年1-7月,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主要投向的前十個國家中有7個東盟國家(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老撾),前五位都是東盟國家。 五是東盟與對話伙伴國經濟合作增強,帶來今年東盟經濟形勢看好。東盟經濟復蘇增長對基礎設施建設需求上升,中國企業生產的有關工程設備和建筑材料具有性價比優勢。同樣,在滿足東盟經濟復蘇帶來的生活資料、生產資料需求增長方面,中國企業生產的生活產品、機械設備、原輔材料具有性價比優勢,也就是說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大。 六是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即將隆重舉辦,期間將召開和舉辦近些年來數量最多的推進雙方合作的會議、活動。作為推進雙方合作的重要平臺,東博會和峰會將為雙方進一步增進貿易合作發揮積極作用。 8月下旬,在印尼召開的第22次中國—東盟(10+1)經貿部長會議上,雙方就深化經貿合作、高質量實施RCEP協定、加強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對接合作、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等國際和地區重點經貿合作事項深入交換意見,達成多方面共識。雙方一致同意,進一步深化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不斷擴大貿易投資規模,加快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建設,提升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積極拓展數字經濟、電子商務、綠色發展等領域合作,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
2023-09-06
2023-09-06
2023-09-06
2023-09-06
2023-09-06
2023-09-06
2023-09-06
2023-09-06
2023-09-06
2023-09-06
2023-09-06
2023-09-06
2023-09-06
2023-09-06
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