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索非亞9月16日電 綜述:提振發展信心 推進互聯互通——中國和中東歐人士熱議“一帶一路”倡議十年成果 新華社記者林浩 梁建強 陳尚才 “中歐以進步的名義進行對話——‘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國際研討會近日在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舉辦,來自中國、保加利亞、希臘、塞爾維亞等國家和地區的120多名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出席。與會者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提振了合作發展信心,促進了共建國互聯互通。 這次研討會由保加利亞“一帶一路”全國聯合會、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新華社研究院、中國駐保加利亞大使館共同主辦。與會者圍繞“一帶一路”倡議的全球愿景以及“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科技、文化、媒體合作等話題進行了討論。 有關統計顯示,10年來,“一帶一路”倡議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達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為共建國家創造42萬個工作崗位,讓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使各國獲得更多發展機會。10年來,“一帶一路”參與方日益多元,合作方式更加豐富,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已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合作平臺。 保加利亞“一帶一路”全國聯合會主席扎哈里耶夫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將共建國團結在一起,有利于全球化進程,為各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一帶一路’覆蓋全球近三分之二人口,讓世界更好地連接起來。這既是全球化的項目,也是通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道路。”希臘約阿尼納大學學者埃夫斯特拉蒂奧斯說。 保加利亞國家政治與思想戰略研究所所長卡洛揚·帕爾戈夫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符合中東歐國家謀發展的愿望,有助于中東歐國家發揮自身優勢、破解發展難題、改善基礎設施、促進互聯互通。 保加利亞索非亞大學教授伊斯克拉·芭娃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在歐洲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為參與國帶來實惠。 保加利亞總統拉德夫在致研討會的賀信中表示,中國是保加利亞在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相信保加利亞將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倡議提供的機遇,從中受益。 保加利亞國民議會副議長羅西察·基蘿娃認為,所有有助于深化和發展保中關系的倡議都應得到支持。 今年也是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開啟第二個十年。 中國駐保加利亞大使董曉軍在會上說,“一帶一路”倡議為既造福中國又惠及世界的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生動注解。“一帶一路”倡議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一道,成為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有益補充,為中保關系發展提供了更為多樣的合作渠道和交流平臺。 “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和中國—中東歐合作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展現出蓬勃生命力。”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一研究部副主任戚義明說,“在新起點上,我們要堅定信心、凝聚共識,不斷推動相關合作走深走實、走穩走遠。” 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副會長史玲表示,期待深化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順應各國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強烈愿望,沿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機遇之路走向共同繁榮,讓共建成果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
2023-09-17
2023-09-17
2023-09-17
2023-09-17
2023-09-17
2023-09-17
2023-09-16
2023-09-16
2023-09-16
2023-09-16
2023-09-16
2023-09-16
2023-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