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9月28日電(記者童昊、許曉青)第四屆中國—阿拉伯國家改革發展論壇26日在上海舉行。中阿與會嘉賓認為,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阿雙方合作布局不斷完善,合作成果逐步顯現,有力促進了雙方的發展繁榮和各具特色的現代化探索之路,讓雙方人民有了實實在在的收獲感。 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翟雋表示,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也是落實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成果的開局之年。經過這十年,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但機遇和成果屬于世界。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一經提出,便獲得阿拉伯國家的熱烈歡迎和率先響應。科威特是最早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阿拉伯國家,阿拉伯國家聯盟是首個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地區組織,阿盟外長理事會連續12次通過決議強調阿中共建“一帶一路”。 據介紹,中阿雙方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實施200多個大型合作項目,打造了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中國沙特延布煉廠、阿布扎比哈利法港二期集裝箱碼頭、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等一批基建項目,合作成果惠及了雙方近20億人民。 翟雋強調,中方愿同阿方一道,以落實首屆中阿峰會成果為契機,特別是《首屆中阿峰會利雅得宣言》《中阿全面合作規劃綱要》和中阿務實合作“八大共同行動”所涉及領域的合作舉措,繼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中阿雙方各領域合作更加堅實有力。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中阿務實合作進一步深化,特別是在基礎設施、能源、經貿、金融、民生等領域成就顯著。2022年中阿雙邊貿易額超4300億美元,比十年前翻了一番。中阿雙向直接投資存量超300億美元,比十年前增長了近3倍。 外交部前中阿合作論壇事務大使李成文指出,2022年底召開的首屆中阿峰會,開啟了中阿關系新時代。中阿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將充實新時代中阿關系的內涵,雙方加強“一帶一路”建設合作,對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形成嶄新的發展模式和文明成果也將作出新的貢獻。同時,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還將有力地促進各自的發展,為雙方人民帶來更多的福祉。 與會阿方嘉賓高度評價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成果。阿曼佐法爾省市政廳總監塔里克·卡希里強調,“一帶一路”是合作之路、發展之路、幸福之路,阿曼和中國致力于推進阿曼“2040愿景”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對接,進一步推動貿易交流,兩國在文化交流和職業技能教育領域的合作也取得了積極進展。 摩洛哥阿馬杜斯學會研究部主任阿明·卡巴吉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自提出以來,對摩中關系產生了積極影響,摩洛哥將其視作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和推動國內經濟發展的重要契機。這一倡議還密切了摩中兩國之間的人文交流,增進了雙方的互利互信。 巴勒斯坦人民斗爭陣線中央委員阿萊·迪克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實現中東地區和平、安全與繁榮的希望,中國從來沒有殖民侵略的文化,也不尋求取代誰,而是始終致力于加強各方的包容、對話和相互諒解。 阿聯酋趨勢研究與咨詢中心高級研究員娜吉萊·扎魯尼表示,阿中雙方致力于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阿拉伯國家發展愿景對接,從構建“1+2+3”合作格局,到全面落實共建“一帶一路”四大行動計劃,阿中合作在各自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人文交流等領域已然成為互利共贏、務實合作的典范,給雙方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 |
2023-09-28
2023-09-28
2023-09-28
2023-09-28
2023-09-28
2023-09-28
2023-09-28
2023-09-28
2023-09-28
2023-09-28
2023-09-28
2023-09-28
2023-09-28
202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