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草局今天發布,我國已將濕地保護納入林長制、河湖長制考核范圍。此前,多項濕地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已經發布。 濕地保護納入林長制河湖長制考核范圍 除了將濕地保護納入林長制、河湖長制考核范圍,制定破壞濕地約談辦法之外,我國已實現重要濕地疑似問題衛星圖片判讀全覆蓋,開展違規侵占國家濕地公園等自然保護地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加大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 我國近兩年出臺了濕地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5項,定期發布《中國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狀況》白皮書,建立40處濕地生態定位觀測站。 根據最新調查結果,全國濕地面積約5635萬公頃,包括紅樹林地、森林沼澤、灌叢沼澤等。目前,全國有82處國際重要濕地、29處國家重要濕地、903處國家濕地公園,13個國際濕地城市,全國濕地保護體系初步建立。 國家林草局表示,下一步,我國將繼續實施濕地保護修復重大工程,科學編制重要濕地修復方案,優先在30個重點區域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工程項目。 各地采取多項措施 推進濕地保護與發展 不僅是國家層面在發力,為了加強濕地的保護修復,各地也采取多項措施,不斷推進濕地保護與發展。 前不久,貴州金沙縣新化鄉人工湖濕地全面建成。按照“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當地嚴格保護人工湖濕地的自然景觀和生物資源,維護濕地生態系統完整性。 貴州省金沙縣新化鄉鄉長 楊洪慶:我們通過進一步完善人工湖(濕地)周邊的生態環境及基礎設施建設,在湖中間建有小島景觀,可供游客觀賞和鳥類停留。 在浙江杭州余杭區倉前街道東苕溪濕地,蘆葦隨風搖曳,鳥兒自由飛翔,環境優雅,生態良好。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倉前街道東苕溪生態保護工作人員 沈琦:我們組織巡河隊伍,定期對東苕溪水質、水位以及周邊環境進行巡查,通過退養還濕,退漁還濕,補植恢復植被,不斷提升東苕溪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水平。 新疆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處于世界候鳥遷徙路線的重要節點,為切實改善濕地生態環境、確保候鳥遷徙通道暢通,當地采取清除棲息地蘆葦雜草、引用地下井水拓寬水面、打通水域通道等措施,讓濕地恢復原有自然風貌。 新疆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管護隊隊長 劉永軍:濕地生態效應逐步顯現,現有各類野生動物315種,其中鳥類279種,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 在推進濕地生態保護修復中,福建湄洲島堅持每年實施一批生態廊道、沿海濕地防護林等重點工程,同時,當地林業、電力等部門構建綠色光伏供能系統,確保水質不受污染,保護濕地資源。經過不懈努力,湄洲島鳥類、水生植物、陸生植物物種不斷豐富,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 我國紅樹林面積已增長至2.92萬公頃 紅樹林是一種寶貴的濕地資源。國家林草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紅樹林面積目前已增長至2.92萬公頃,是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凈增長的國家之一。預計到2025年,我國紅樹林面積將達到3.6萬公頃。 (總臺央視記者 施韶宇) |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10